阔别三十年后,南丹大厂215子弟学校部分师生相聚在柳州。受访者供图
当年二十出头的郝老师,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但还是被学生们一眼认了出来。
照片中的“回头少年”也来参加了聚会,看到自己当年开小差的样子被拍摄下来,笑得合不拢嘴。
《寻找》,不仅仅是一个寻找他人的平台,还是一个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无论是寻找者还是被寻找者,在这里都能看到,情感是人的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东西。
如果你想寻找他人或提供寻找线索,请拨打寻找热线:18907720207。
今报记者李宁琳
9月26日,“寻找”栏目一篇《“大厂”的同学们,赶紧归队了!》的寻找故事,引起了南宁、柳州、桂林、河池、深圳等多地居民的关注。
位于河池南丹的“大厂”,这个普通的地名称谓,在柳州很多人心中曾是个特殊的存在。在半个世纪前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地质行业为全国各项基础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大厂”便是当年广西的地质行业发展重要区域之一。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厂的地质基地迁到了柳州。
通过栏目的传播与寻找,10月5日,30多名当年河池南丹大厂215队子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终于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聚集到柳州,重温过去那段岁月和友谊。
1
地质子弟们的特殊情缘
9月26日,寻找大厂同学们的寻找故事刊登后,寻找热线便不断接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他们都曾经是河池南丹大厂215队子弟学校的学生,当年跟随着从事地质工作的父母来到大厂生活、读书,后来有的定居在柳州,有的在其他城市生活。
定居在宜州的黄女士说,不仅她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她的哥哥和弟弟也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当黄女士与老同学相互联系上之后,她惊讶地发现,她的哥哥和弟弟与同学们的兄弟姐妹也都是同班同学,绕来绕去,原来大家都是一家人。
同学的兄弟姐妹都是同学,这几乎是215队子弟学校的一种标志。那时候,全国各地的地质工作者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举家南迁到大厂,才出现了“地质子弟”这种特殊的“同学圈”。
“父母的‘军功章’其实也有我们的一小半。”215队子弟学校的校友徐群辉说,生长在地质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首先要做到的便是不能拖父母的后腿。他从懂事开始,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弟弟和妹妹,小小年纪便能做饭给全家吃,让父母能安心工作。小时候,觉得这样的日子特别苦,但现在想起来,却特别自豪——当别家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地质子弟已经能顶家里的半边天了。
因为父母时常不在家,孩子们都得“自谋生路”,到邻居、同学家蹭饭是常有的事。而只要哪家大人在家,便会主动照顾其他独自在家孩子的生活,有时一对父母领着一大群孩子出门,乌压压一大片,特别“壮观”。
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其实特别难得,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地质子弟们相互间的情感甚至超越了血缘,亲如一家,多年之后,依然无法忘却。
2
带着当年老照片来聚会
经过多方寻找,10月5日,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当年河池南丹大厂215队子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终于聚集在柳州。毕业30多年,当年的稚嫩孩童,如今已是中年;当年的青春老师,如今眉宇间也有了皱纹。
再次相聚,几十年未见的老师和同学们含着热泪握手、拥抱,相互问候家中的亲人和父母。因为当年在大厂,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吃过别人家父母做的饭菜,那份温暖更是深藏心间数十年。
今年49岁的宁武从桂林赶来柳州聚会,看到几十年未见的同学,心中感慨良多。他说,分别数十余载,同学们大都安家立业,能在会面一刻露出当年的纯真笑容,还真是不容易。他最怀念的是自己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孩子,上个世纪70年代的童年还是很幸福的:打鸟、滚铁环、打鸡仔、打陀螺、坐三轮车、打子弹壳……还有各种不知名的自创游戏,此时此刻,回忆总是满满的,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这次聚会上,不少同学还带着当年的老照片前来聚会,大家交换看着这些老照片,对比这几十年前的自己,相互调侃着过去的各种“糗事”,乐得哈哈大笑。
3
老师发表《致学生们的一封信》
据了解,当年215队子弟学校是专门为地质子弟而建的学校。后来随着地质基地迁到柳州,这所学校也成为了历史,但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仍是那段快乐的时光。
最让同学们感动的是,当年215队子弟学校的语文老师郝玉珍、历史老师李良杰和体育老师徐小辉,也专门从南宁、桂林等地赶到柳州,参加这次难得的聚会。
今年63岁的语文老师郝玉珍说,在她的印象中,这些孩子们都还是当年那些“小猴子”,无论过去多少年,师生之情都不会改变。
在聚会现场,郝老师给她曾经的学生们再次上了生动一课,她的《致学生们的一封信》,感人至深——
我亲爱的学生们:
三十多年前,我绝对不会想到,再见你们的时候,居然是三十年后。
我永远记得几十年前你们刚入学的样子,上课的时候像一个个呆萌萌的小猴子;下课的时候,瞬间满血复活成上蹿下跳的调皮蛋,让老师应接不暇。
那时候,我们老师比你们大十几岁,不像老师,更像你们的大姐姐,与你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那段时光,也是老师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如今,看到你们事业有成,健康幸福,你们知道老师心里有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吗?因为我的学生们已经成为了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人。
如今老师都已经老了,退休赋闲在家,但也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经身为人师,老师的一切都将影响学生的一生,老师依然希望能与你们一起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负此生。
我相信,在未来,你们一定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学生,而老师,也将此生无憾。
你们的老师
新闻推荐
柳州一男子莫名“被担保” 车房遭查封 还成了“老赖” 签名被伪造“天降”800万元本息债务
因莫名成为“担保人”,柳州市民徐立东被卷进桂林两个案子,要对桂林南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华公司)800万银行贷款本...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