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厂棚、绿色的九头山、红色的砖瓦房、灰黑的破旧楼房和崭新的灰白高楼组成了九头山片区的“冷色调”,也密麻地填充了空虚的土地。高楼是新生的力量,低矮的楼与房则在呼唤着改变。
燎原路-九头山片区安于城市一隅,素来不被打扰。但作为城市的南门,此时也被推入了旧改的进程,引起了众人的关注。800亩的土地熟化及后续的旧改,参考柳州较为成功的旧改项目——白沙、水南两个区域改造实况,燎原路-九头山片区的改造不是天方夜谭,未来的模样亦不难发挥想象。
走入这片土地,仍然是一片安静的状态。居民各自生活、工作,就像平常的每一天。九头山路两边,是两排低矮的平房,杂乱的电线、被腐蚀的遮帘都在表现着岁月的痕迹。每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铺面、小作坊,隔成了每一户人家的生计。
小作坊的卷帘门有全关的、半关的、全开的,蓝天白云阳光之下,与山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你说它是太破旧,它却说,它只是上了年纪,已没了扑腾的精力,未来只有等着年轻人来改变了。
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则更贪玩一些,来到了校园门口仍忍不住驻足停下,被运动器材吸引,丢下书包,先玩再说!上课铃响起时,却被他们的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给掩盖住了,待会又要被老师骂了吧。
印象中的它,是脏、是乱、是差,似乎是不够美好的所有构成。走在九头山路上,听到了不时响起的机器声,墙壁看起来也油腻黑乎,但你却觉得它是亲切的,因为这是人们努力生活的证明。
生计不易,生活不易,但我的家就在这里。 远处依稀可见的新高楼,与一排排布满了电线的楼房形成了对比。
中午时分,没活干的时候,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装上“行走的吊床”,在树荫底下,躺下来休憩片刻。跟友人摆摆古、吹吹牛。
生活在这里是安逸的,养养花、种种草、喂喂鸡,跟路过的邻居打打招呼。充满了人情味的小巷子里,被谈话声和笑声给填满了。 挂满衣服的窗台是人们在这里生活的足迹,也有不少的打工者选择在这里租房,来作为他们奋斗的后方。
下午2点,开始有了熙熙攘攘的声音,原来是蓝色校服的学生们在路上穿行而过,奔向学校。小学、中学生稚嫩的脸庞被阳光照耀着,被风吹拂着,走入学习的圣地。
燎原建材市场也纳入了熟化的范围之内,看向远处,其实它已被新住宅楼给包围。 虽然建材市场说要拆除的消息早已甚嚣尘上,但里面的商户却表示,起码还得2、3年。而生意仍在照常进行,这里也是柳州较大的建材市场之一,附近需要装修的人都在这里采购材料。
□Text/记者莫梦雪Photo/何俊涛
7月25日,801亩的燎原路-九头山片区土地熟化项目招到了熟化人,又是南宁市龙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的,这已经是龙光在柳州拿下的第二个土地熟化旧改项目。龙光积极地参与进城市的开发,为未来展现城市的新面貌贡献力量。
800余亩的土地熟化完毕之后,1712户的房屋将被征收拆迁,改造也会逐步推进。从招标文件上看,燎原路-九头山片区土地熟化项目的综合容积率为≦2.343且≧1.257,容积率不高,绿地率超30%,将是一个比较低密、舒适、绿化率高的片区。剔除旧貌、高楼林立,未来九头山片将令人刮目相看。
未来在路上,而今我们只能用镜头留住它2019年时的模样,作为城市历史的证明,今后翻看,才不会遗忘。
记者手记
大致逛完了九头山片,客观来说,城市向南发展,而九头山占据着较为黄金的位置。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如今遗留下的建筑与发展中的城市早已脱节,片区目前城市配套建设如轻轨、五岔路口、体育园、道路扩宽等工程都已浮现,因此旧面貌改变呼声渐大,也是理所当然的。改造方曾透露,未来的改造将以住宅建设为主,志在为片区提供更新、更合理有序的住宅。
城市的发展,让它注定不能偏安一隅,所以让我们期待这里变得更新、更美吧!
新闻推荐
通讯员莫茜晚报讯10月12日下午,柳北区新锋社区党总支组织党员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