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柳州螺蛳粉小镇文化节现场。(通讯员 芦晓峰 摄)
柳南区内的螺蛳粉企业生产线。(通讯员 芦晓峰 摄)
初冬时节,走进柳南区河西工业园,处处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在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20多台机器轮转无休,5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们正在忙碌生产,不断满足纷至沓来的订单……
近年来,柳南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螺蛳粉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不断推动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柳南区共有螺蛳粉企业23家,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4亿元;建成14个种养示范基地,共有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竹笋种植面积10000亩,螺蛳养殖面积6800亩等。
农民搭上产业“致富快车”
“随着螺蛳粉产业化发展,我们村也搭上了‘致富快车’,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柳南区太阳村镇山湾村党支部书记唐定三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的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螺蛳粉产业发展势头猛,纷纷离开城市返回家乡,不仅方便照顾老人、小孩,还能就近就业,他们或种植豆角、竹笋,或流转土地养殖田螺,或在当地农村合作社务工,增收致富渠道不断增多。
据统计,目前,山湾村有田螺养殖面积300多亩,豆角种植面积近500亩,竹笋种植面积千余亩,预计今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近10000元。
搭上螺蛳粉产业发展“致富快车”的还有柳南区太阳村镇四合村。四合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产业。该村今年种植豆角272亩,带动贫困户及农户94户;种植竹笋608亩,带动贫困户及农户10户。
四合村还积极试验高产稻-螺种养模式,今年5月,村民在34亩试验田里发展稻-螺特色种养,每亩试验田放螺种150公斤,年亩产螺600公斤,年亩产稻谷500公斤,预计今年全村年收入可达28万余元,带动脱贫户及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特色小镇宜居宜业宜游
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更好。柳南区今年实施退桉改竹万余亩,在太阳村镇打造了万亩竹海公园,为螺蛳粉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酸笋原材料的同时,还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巩固精准脱贫成果的目标。
与此同时,柳南区还扎实推动螺蛳粉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建设国内首个以柳州螺蛳粉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不断挖掘螺蛳粉小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很漂亮,很特别,创意十足,趣味十足,文化节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日前从浙江杭州来柳参加第二届螺蛳粉小镇文化节活动的游客朱雷霆点赞道。
今年的螺蛳粉小镇文化节聚焦螺蛳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民俗文化与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业融合为一体,通过音乐节、抓鸭比赛、嗍螺大赛、百螺宴、滑翔伞表演等精彩活动,打造舌尖上的主题玩乐盛宴,共吸引游客6万人次畅享狂欢盛宴,小镇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小镇景区日前还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据介绍,下一步,柳南区将按照规划设计方案,重点打造原材料生产基地、螺蛳美食文化、万亩竹海等螺蛳粉上下游产业,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模式,把螺蛳粉小镇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
自治区绩效考评民意调查开始了,请您积极接听0771-12340,为美好柳州贡献一份力量。(张婷婷)
新闻推荐
编者按:12月12日晚,2020《中国好声音》来宾赛区首场海选赛开唱,29名参赛选手倾情演唱,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有18名选手脱颖而出。...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