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食品经营行为
“食材不管是来自一线产地,还是来自市场采购供应商,都需在我们的检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形成安全检测报告以及每一批食材专属的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一扫码便知食材‘前世今生’。”日前,在第五届柳州市农业博览会上,广西润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雁的介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林晓雁进一步介绍说,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可追溯农业是高质量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润基农业按照“信息主导、绿色养殖、按需采购、标准加工、安全检测、冷链配送”的现代化供应链流程组织标准化运营,全程使用自主研发的“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的软件管控,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有足够控制力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特别是通过冷链配送和专业检测,让每一批次农产品都有专属“身份证”,扫描象征“身份证”的二维码,即可获知蔬果的检测报告、种植产地与环境等信息,做到人和物的同时把控与监管。“此外,我们还可根据大数据分析,专门给学校提供一份专属的‘营养食谱’,确保学生的每一餐都能搭配出合理营养的食物。”林晓雁说。
“广西润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做法与国家管好‘菜篮子’,落实‘四个最严’监管政策高度契合,也是柳州市创新食品监管模式构筑食品安全防护体系的一个缩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科科长邱胜凯介绍,市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以来,积极创新监管手段,推行“日常自检、复核专检、专项抽检”的“互联网+快检监测”监管模式,构起了一道严密的安全防线。2019年,已开展快检监测145522批次,合格率99.65%,处置问题产品516批次,有效保障柳州市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据悉,为了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全,市政府从2016年开始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系统,推行“互联网+快检监测”监管模式,建成178个快检室,涵盖了市县乡三级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和大型食用农产品配送公司,实现市、县、乡镇三级监管网络联动,并通过LED显示屏在经营场所实时显示当日快检监测信息,方便市民及时掌握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此外,为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和监管,市市场监管局2019年约谈培训了市场开办方200余人次,对发现问题的产品,及时通报给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协同无害化销毁处理7.796吨,进一步强化了经营者落实市场主体责任。
邱胜凯表示,“互联网+快检监测”监管模式的运用,起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的效果,2019年共处置516批次问题产品,及时公布快检监测数据145522条,提升了群众对市场销售农产品的安全感。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还为柳州食用农产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预防提供了预判警示信息,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更高效准确,形成产供销全链条无缝衔接,监管合力进一步增强。
(颜学祥 阎翔 江宏坤文/图)
新闻推荐
能证明女儿小仪身份的只有这一张出生证明。寻找故事寻找人:木兰被寻找人:覃光英寻找发生地:柳州寻找心愿:覃光英,你还记得你的...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