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语
连日来,柳州关于地下车库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先是“只售不租”的景秀园顺风区业主面临车位被拍卖窘境(详见《南国今报》2019年12月30日2版报道),随后又是正和城B区“只租不售”引发业主不满(详见《南国今报》1月3日6版报道)。两起表面做法相悖的事件,其实背后却是同样的根源——信息不对称式消费。
在“只售不租”的景秀园顺风区,业主在购买车位时,并不知道花钱买下的车位是否具有产权证,更不知道开发商是否将其押抵登记或用作它途,这种信息不对称下的消费,以至于车位将被法院拍卖,业主却苦于维权无门;而在正和城,业主对于房开商在车位上进行的一系列“神操作”同样一无所知,还在满心欢喜地等着地下车位开售,由于信息不对称,当车位“只租不售”时,业主也只能干瞪眼。
在房地产市场中,开发商与消费者,中介机构与消费者,开发商、消费者与金融投资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常会使房地产在交易、合同订立、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等多方面都会层出不穷地出问题,损害业主的利益,连日来曝出的“只售不租”和“只租不售”风波,俨然只是冰山一角。
而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信息不对称式消费同样屡见不鲜,无论是商品或是服务,其中隐藏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消费陷阱,常常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所幸的是,近些年来,无论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是社会各机构,乃至部分商家都在努力为消费者破解这些信息不对称。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几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交换的效率,也为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提供了更多可能,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正使各个领域互相联网,通过形成联网趋势,建立一个价值网络;通过去中心化交易,让消费者可以记录和访问交易所涉及的信息,使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监督及验证每一笔交易。
基于此,相关行业和机构应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科技部门则应当加大对于相关技术研发的扶持,让交易少一些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消费起来才能更透明、更安全。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保姆不放心、月嫂请不到……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二孩政策全面落实,关于家政服务的难题,或许困扰...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