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淤泥
记者 张捷
通讯员 蒋媛 谢佳冬
晚报讯 柳江水位降至可作业范围,沿岸清淤与时间赛跑,让泥水与洪水一起退去。昨日凌晨3点30分,在柳江河堤边上,“环卫橙”正忙着连夜清淤,今年入汛以来,城中区环卫所已组织人员进行三次清淤。
因洪水连续复涨,退水后,淤泥较厚,城中区环卫所及时采取策略,根据清淤难度,清淤分为水枪组和铲子队。首先派出42名铲泥队员和4台推土机,先对淤泥较厚的地方及水枪无法清洗的区域用铲子和机器清理,并清理河水冲上来的树枝、木头等大型垃圾。到当日凌晨4点30分待洪水慢慢退至栏杆后,该环卫所党员及一线环卫工人联合铲子队共215人一起清洗亲水平台。根据清淤的地段和长度分成15组对柳江明珠大舞台平台、月亮湾、金沙角亲水平台、文昌大桥段亲水平台至红光大桥及东堤路亲水平台约15公里的路段进行彻底清洗。
昨日上午,在清淤现场,环卫工人们挥舞着铁锹、扫帚清除淤泥,启动水泵机、拿着水枪并抬着水管利用水流快速冲走淤泥。环卫工人罗仙凤踩在厚厚的淤泥中清理垃圾,一不小心跌倒在淤泥中,她赶紧爬起来,利用消火栓涌出的水进行全身冲洗,还没等衣服晾干又投入到了清淤战斗中。她说:“这次的淤泥较厚,淤泥滞留时间越久越难清理,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尽快还市民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昨日上午,在窑埠古镇亲水平台,柳州市众城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鱼峰环卫)组织70余人,清洗洪水退去后留在亲水平台的淤泥,因为亲水平台地形限制,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只能人工和水炮配合清洗,其中一名环卫工人在清淤过程中中暑,得到及时救治,目前已无大碍。
另外,在西堤路、滨江东(西)路水淹路段,待洪水降至可作业范围,辖区环卫等部门将开启“人工+机械”清淤模式,在柳江沿岸形成一道“环卫橙”的清淤战线。
摔倒赶紧爬起 继续清理淤泥
新闻推荐
用巧手探索智能新世界 访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苏筠杨
苏筠杨在认真地安装自己的比赛机器人放学下课铃一响,12岁的苏筠杨就准时出现在胜利小学机器人教室门口。内敛、安静,是眼前...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