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发展中的北部生态新区
初具雏形的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内盛开的黄花风铃木
工人在湿地公园内施工
正在建设中的滨江路
保障性住房
位于沙塘工业园区内的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基本通车的北进路
宽阔的双沙大道
改造一新的柳长路
引语
3年,1095天!迎来第三个夏天的北部生态新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这座上风上水的人本新城,已然眉眼清秀、骨骼茁壮,经得起人们的围观和打量。
2017年6月28日,作为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主三新”主战场、广西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城市新区——北部生态新区,在柳州城北的高地横空出世。
2020年6月28日,新区迎来了自己的三周岁生日。作为万众瞩目之地,新区从呱呱坠地到步履铿锵,从一张白纸到蓝图绘就,每一项规划的出台、每一个项目的启动时刻牵动人心。这一天,新区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与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广东利顺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1家企业和项目入园。
三年来,新区保持历史耐心,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现场会精神,按照建设“生态新区、智能新区、文旅新区、宜居新区”的发展定位,从路网建设步入“快车道”、民生项目按下“快捷键”,再到优先引进一批能快速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北部人自始至终以赤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谋改革、抓发展、搞建设。
靠着科学规划和改革创新,北部生态新区已经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在时间的调色板下,北部生态新区越走道路越清晰,越走步伐越坚定……
A.
快慢相宜:踏稳步蓄势待发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抓建设,谋发展,考验的都是利用时间的智慧和本领。
透过过去的3年,奔跑起来的北部,已然甩开了创业的膀子;沉潜下去的北部,又展现出难以置信的冷静,让快与慢相得益彰、各安其位,这正是北部的“时间哲学”。
以往,柳州以北只有一条209国道连接着北部城郊与市区,随着新区的成立,一条主干道早已不能满足新区的交通需求。修建路网,对于新区来说尤为重要。今年1月,柳州最长下穿地道——古灵大道地道工程,最后一块底板顺利浇筑完成,地道实现全线贯通。根据设计,地道顶端是一座国家级湿地公园,地道内部将有蓝天白云以及绿色植被装饰,与地面的湿地公园相互映衬。宏大壮观的工程令人惊叹:“这是一座前所未有的新城!”作为新区“三纵三横”骨干路网“三横”之一,古灵大道对于完善新区路网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自挂牌成立以来,新区并没有呈现外界想象的高楼林立景象,但田野“长”出了多条公路,众多知名高科技企业争相落户,“绿上云端”之城与生活实体之城孪生相伴……北部人凝智聚力,从规划编制到大规模实质性建设,时间有多宝贵,奋斗者的身影就是最好的诠释。
根据《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总体发展规划(2017-2035)》以及《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建设总体规划》,未来十年,将是新区最关键的十年,这里也将成为柳州的主战场。翻阅新区3年建设的“战图”,可以洞察到新区未来的锦绣之路——“三纵三横”骨干路网初见规模,北进路、古灵大道、柳长路等大部分路段实现通车;大数据产业园、工业设计城、机器人产业园拔地而起,建设中的湿地公园初具雏形;广西博睿恩半固态压铸铝合金模板项目(一期)、方盛车桥大中型客车后桥产业化技改项目、广西华泰家具年产30万套家具搬迁扩建项目(一期)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竣工……“整个新区的面貌有了大变化,有了新区的味道和特点,说明新区两年来的工作思路清晰,有所建树,让我对新区的未来更有信心!”市委书记郑俊康对新区两年多来的发展建设成果表示肯定。
庚子年的春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阻挡住新区的建设步伐,利和汽车电子及传感器产业园(一期)、广西智拓(柳工)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实现开工。
“北部、生态、新区”,围绕这些关键词,新区在推进规划建设的同时,对质量、品质有更高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项目建设上,还体现在对创新、高端的打造上。
三年来,新区和社会各界积极对接。柳州市轻金属材料及成型技术研究院落户新区,标志着柳州在轻金属材料方向的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技术服务迈上快速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与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紫光云在广西唯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广西(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对整个柳州市乃至整个广西,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区像一个磁场,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有人说,新区步子走得很快,那是因为北部人紧盯进度、敲钟问响,驰而不息;也有人说,新区看上去似乎很平静,背后的原因则是北部人稳扎稳打、精益求精,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快落实与慢功力,一个新区必须具有的内容,已经一点点绘在了白纸上,一切又处在变化之中,一切都在蓄势待发。
B.
俊采星驰:喜看“凤凰”栖枝头
三岁的北部生态新区,在各方的“梳妆打扮”下,魅力越来越大,就像在建湿地公园里绽放的荷花,正当时。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用来形容眼下的北部生态新区并不为过。三年间,不少企业、高校陆续到北部生态新区考察,一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电网、工业设计、大数据、无人机等产业也纷至沓来,共同将新区打造成为智能之城新标杆。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于这座“未来之城”规划、建设的新模式,对新发展理念的踏实践行。
北部生态新区,自设立之日起被赋予“柳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是柳州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建设现代制造城核心区、主阵地”的战略定位。为此,北部生态新区怎样才能成为柳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新区的回答:按照建设“生态新区、智能新区、文旅新区、宜居新区”的发展定位,优先引进一批能快速支撑和引领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电网、工业设计、大数据、无人机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链,聚焦智能和高端,龙头企业的落户起着决定性因素。
“最吸引我们入驻的是北部生态新区的国家湿地公园,柳州有足够的条件打造全球最美工业设计城。”2018年,中国工业设计龙头企业洛可可公司在入驻新区时发出由衷的感慨。无独有偶,2020年1月,氮化镓衬底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也落地新区,填补柳州高端微电子信息制造业空白。
龙头企业能带来什么?智能电网方面,新区与广西电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柳州南网产业园运营有限公司,紧跟南方电网这一龙头,与一批其上下游企业洽谈,为智能电网产业链招商奠定基础;新材料方面,以银海铝和博睿恩为龙头发展铝深加工产业,陆续洽谈和引进了一批铝合金、铝轮毂等生产企业,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大数据方面,通过发挥紫光云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性,引入生态链相关伙伴企业,促成大数据产业链伙伴企业落地新区……看得见的北部在进行大规模工程基建,看不见的北部沉浸在智能智造、产业升级等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不要等、不要观望,看中的好项目就去谈,想方设法把人家引进来,落地生根。”市长吴炜对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给予勉励。
如果说招商引资对新区经济发展起到一种“输血”作用的话,那么人才智力的引进则达到一种“造血”的功效。三年来,新区把招才引智作为重点工作来推动,积极接洽西门子、易华录等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主动与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加强联系与合作。2019年1月,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正式启动。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已在柳招收200名非全日制研究生,未来3至5年,为柳州企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提供智能电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的强大人才支撑。同时,新区依托曹海平博士的铝合金压铸成型专利技术,合力创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柳州市轻金属材料及成型技术研究院,促成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在2020年这个有些“特殊”的春天,北部生态新区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手抓招商引资,以开展“三企入桂”活动为契机,积极与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推进项目,协调各方力量满足企业项目落地需求,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
随着一批龙头企业及知名院校的落户,“创新”“高质量”“开放”“绿色”“共享”,已然成为北部生态新区经济发展的热词。
当人们感叹于新区的快速成长时,新区又拿出一份招商成绩单:2020年上半年,新区共签约项目7个,涉及合同金额21.47亿元,其中新引进工业项目5个,占新签约项目数的71%。截至目前,新区引进区外境内累计到位资金37.64亿元,同比增长82.36%。
C.
量质齐升:人本之城人为本
引来“金凤凰”,如何让其在新区“安家落户”?
以深化改革创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一场静水深流的深层次变革,正在北部生态新区涌动。
拿新区的审批模式来说,在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谋福利上,新区推行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了部门协同办理、集成服务;持续深化对“一事通办”“减证便民”和“容缺受理”的改革梳理;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网上办事大厅和微信公众号审批平台,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的目标。也就是说,目前新区90%的事项能实现“北部事、北部办”。
创造“北部质量”,既包括规划质量、设计质量、建设质量,也包括新区百姓的生活质量。
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的生态品牌闻名全国——宜居宜业生态柳州。目前一个千亩湿地公园正在北部生态新区抓紧建设,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在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前提下,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科研和环境教育的潜力,建设成为“鸟类天堂、人之学苑、绿色经济、以人为本”的典范。
新区的发展,始终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积聚人气优先,让百姓享受到新区建设带来的成果。据了解,北部生态新区实验小学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北部生态新区实验中学获得了初步批复,动工在即;作为民生养老重点项目,白云颐养也将交付使用;总投资9亿多元的柳州市人民医院北部分院也将落户新区。此外,新区还将发展大健康产业,包括生物医药、药业制造等,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热土。这意味着,新区更多百姓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
三年前新区的横空出世,带给世人一声发自肺腑的由衷惊叹。如今,新区正以其日新月异的态势、弛而不息的状态,还赠人们独属于新时代的惊艳。(梁莎莎 覃科 文/图)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江宏坤)昨日上午,北部生态新区在机器人产业园举行项目签约仪式、集中入园暨新区挂牌成立三周年活动。据悉,当天...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