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巴方
3月19日上午,柳州市一女士因女儿不听话,赌气爬上楼顶的新闻(详见本报3月20日3版)刊发后,引发各方关注,南国今报官微后台留言就超过200条,反响极为热烈。据了解,这位女士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之后又与她顶嘴,致使她情绪激动,而做出过激举动的。
1
众多网友:
表示感同身受
事情一经报道,许多人在留言中都认为“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示“感同身受”。网友“半糖加冰”:教不好孩子的那种崩溃感是真有的。有人觉得“可能孩子又是到了叛逆期,难以管教,真是想死的心都有,太难了。”
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位妈妈不能控制情绪,恐怕对孩子也会带来极大心理问题。很多人担心:“这位妈妈这样做,会不会反倒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值得反思。”
关于教育的困难,不仅包括大人的崩溃,其实也包括孩子的崩溃,分分钟打动人心,戳中许多读者的痛处。
2
心理医生:应理解孩子,其实他们也不好过
当记者就此事件采访柳州市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市中医医院心理科主任谢静时,她说,当下这一类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医生几乎忙不过来了。
谢静表示,现在的家长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没有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其实孩子也不好过。
谢静说,现在青少年抑郁、焦虑症很常见,强迫症更常见。因为现在每天都有一种“强迫”的状态在折磨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学生需要大量刷题来不断重复知识点,需要花大量时间。这是一种强迫行为,达到一定程度,一些孩子就会出现“抗压行为”。表现为心烦意乱,出现厌学、逃学的行为;或者表现为上学迟到、学习拖沓、沉迷手机等,这其实已经是一些“强迫症”的表现,因为他们需要用这些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烦躁。
学习本身不轻松,只要学生一不拼命,他就会掉队。孩子很容易沮丧和绝望,等到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家长才想起补救,往往来不及。
当学生出现问题,家长知道后,或置之不理,或随之崩溃,都于事无补。“这种时候,一定要知道,孩子才是最辛苦的那个,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后盾,为他提供一束阳光而不是一顿臭骂。”
谢静强调,家长应做好家校沟通,不要排斥关于孩子不好的信息,要学会接受现实,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第一个该想的事,就是孩子怎么了?自己要怎样才能帮到孩子?”
3
教育专家: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潘纪蓉给焦虑中的父母提出了一些情绪管理方面的建议:每天独处10分钟,感受和消化自己的情绪;每周和好朋友坐一坐,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还可以参加一些成长社团的活动,让自己也不断成长和改变,或多看看一些成长的书籍。
孩子“不乖”,“很不听话”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潘纪蓉告诉大家,先别急,先放下焦虑,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具体的做法为:
接纳孩子的一切,包含不完美,因为我们当家长的也不完美。
多看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多鼓励多肯定;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植物如果没有水,不会立刻死掉,但是会慢慢枯委,孩子也是一样的。
养育孩子请放下焦虑,慢慢说话,温柔且坚定的立榜样,孩子是看着家长的行为长大的。
只有接受了孩子的“不完美”,只要能够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彼此才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柳州专项整治成品油非法经营 一辆非法加油车在偏僻处卖油被查获执法人员当场缴获不合格成品柴油约700升
今报柳州讯(记者岑琴)3月17日下午3时许,柳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下简称执法支队)直属大队在兴柳路附近,查获一辆由7座...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