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杨花妈是杆洞乡花孖村小花孖屯人。笔者近日见到她时,她正在和村里其他男女老少一起整修道路。
整修的道路位于小花孖屯,通往山坡上的农田和山林,原来是羊肠小路,仅能步行。如今,他们要拓宽到3米,以方便农用车行驶。
虽年近古稀,但杨花妈干起活来却丝毫不迟缓。她一锨一锨将高处的土铲填到低洼的地方。逆光看去,她脸上渗出的汗珠反射着亮光。
杆洞乡花孖村小花孖屯位于杆洞乡政府西南面,距离乡政府8公里,全屯121户495人,均为苗族。近年来,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小花孖屯通屯公路硬化项目分为两个标段实施硬化建设,分别于2014年实施硬化建设了第一标段为1.5公里,2016年实施硬化建设第二标段为3.3公里,硬化建设中第二标段直通至屯内,分为上中下三条通屯内道路硬化贯穿全屯。屯内的巷道硬化也于2011年安排了“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该屯的消防管网、人饮、农网电、网络等项目均已实施完善,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需求完全满足。
“通屯道路修好了,通到了家家户户,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但是屯上80%的农田和林地都在山坡上,种植有庄稼、中草药、林木等。道路蜿蜒曲折,人走还行,道路根本满足不了大规模种植的需要。”小花孖屯群众杨志仁说。
要致富,先修路。近几年随着群众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来往开展生产的群众认为可以适度扩宽道路,改用农用三轮车等现代化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经小花孖屯全屯群众集体商议后,自发组织本屯群众轮流出工出力,运用本屯自有资源,自行对该处生产道路进行改扩建施工。
“等这条路平整好了,我想在自家地块上种植辣椒和厚朴。”小花孖屯党员贺忌憧憬着未来的打算。
“要想脱贫奔小康,就不能等靠要。”花孖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海历说,“修路都是大家义务出工,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自发到工地干活,小推车、铁锹、锄头,全村老少齐上阵。”
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修路的多是老人、妇女,50岁以上的占到了一半。如今,这条群众日常通往生产用地、田间地头的简易生产道路还在拓宽平整中。
正在修路的老乡们和笔者说起自己村里的变化时难掩笑容。“修路,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小康不是等来的、要来的,脱贫致富,要靠自己。”他们说。
本报通讯员
梁立明杨庆锋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脱贫攻坚,柳州贫困地区迎利好 技能提升补贴“扩容”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
近日,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失业保险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持脱贫攻...
融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