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叶子《中国商报·三江导报》的
执行主编丁顺祥于11月10日在他的办公室里承认,当天对他而言是个“倒霉”的日子。
其利不存,其鸣也哀。因为从即日起,丁顺祥再无法利
用这张盗用《中国商报》名义出版的《中国商报·三江导报》
去从事非法的广告经营活动了。
由市新闻出版局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组成的联合执法组,经过多方取证与核实,向
丁顺祥正式宣布《中国商报·
三江导报》是一份非法出版物,必须立即停止一切非法出版 、发行活动,停止从事非法的广告经营活动。
无刊号无办报资格非法出版35期报纸
此前,办公地点设立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新华路1号
三楼的《中国商报·三江导
报》,由注册为三江县远程信息传媒中心进行操作,从今年1月19日起,已经对外非法出版了35期报纸,版面上基本以广告为主。其办公地点十分简陋,和正规纸媒的办公场所不可同日而语。
丁顺祥说《三江商报》的
主办单位为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商会,他与古宜镇商会签订了5年的承办合同。开始是
以《三江商报》名称出了16
期,后因没有刊号,未具备办报资格,被三江县有关部门责令或者补齐相关手续,或者立即停刊。
丁顺祥于此时与一名自称
为《中国商报》广西记者站副
站长的王聚联系上,在王聚的
帮助下,从今年5月份将《三江商报》改头换面为《中国商
报·三江导报》。
丁顺祥出示了王聚当时给
他传真发来的一些所谓的《中
国商报》函件。这些函件中的内容表示,可以与三江县远程信息传媒中心共同开办、试刊
《中国商报·三江导报》。于是,《三江商报》改头换面为《中
国商报·三江导报》,并在主办单位一栏赫然印刷上“中国商
报社”及《中国商报》的刊号、标志。截至目前,以《中
国商报·三江导报》名义出了19期。与《三江商报》共计出
了35期。
凭假记者发来文函就办报登广告牟利
记者与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新闻报刊处副处长汤晓荣联系
后证实,王聚曾经是《中国商
报》广西记者站的工作人员,
其所提供给丁顺祥有关以《中
国商报》名义的文函及王聚本
人的记者身份都是假的。《中
国商报·三江导报》属于一份非法出版的假报纸。
市新闻出版局图书报刊管理科科长叶伟伶也说道,根据王聚向丁顺祥出具的记者证与其他证件,王聚的身份证号码有不同之处。登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有记者资质许可的名录中,并没有王聚这个名字。
丁顺祥承认他从未到王聚
所说的《中国商报》广西记者
站核实过,自己仅凭王聚以
《中国商报》广西记者站发来
的盗用中国商报社名义的传真
文函,便开办了《中国商报·
三江导报》。
而在中国商报社于今年8月19日给柳州市新闻出版局的复函中明确表示,该报社从未出
版过《中国商报·三江导报》,也从未与已非法出版的《中国
商报·三江导报》中的承办单位与执行主编有过任何办报方面的合作。并表示保留依法追究当事人侵权责任的权利。
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管理科
的有关负责人在联合查处《中
国商报·三江导报》的违法行为时指出,丁顺祥等人未经批准,利用非法出版物进行非法
的广告经营活动,无论是《三江商报》 还是《中国商报·三
江导报》,既没有取得广告经营许可证,也没有办理广告刊发的批准字号。同时刊登的医疗服务广告和保健品广告内容也超出了广告批文范围,都已明显触犯了我国有关广告发布的法律法规。对其具体涉嫌违法行为,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根据情节轻重另行处理。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三江县县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副县长吴桂贞表示,对于在三江县出现的假报纸行为,肯定要严肃查处,以正视听,绝不姑息。
新闻推荐
小刮碰追尾事故增多 交警部门提醒:驾驶人要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车辆间要注意保持足够安全车距
□记者潘贵华雷媛媛通讯员丁晓晚报讯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及企业了解到,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带来的雨雾天气对市民出行造成一定困难,但尚未对柳州市客运交通造成大的影响。交警部门提醒,驾驶人要在确保...
三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