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罗秋振)“现在我宣布,永安村雷塘屯扶贫路道路建设正式开工!”25日上午10时许,随着柳城县东泉镇永安村支部书记庄隆超的一声号令,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数十位村民拿着锄头、铁锹就动起手来了。
“我们还担心这条路修不成,现在可好了。”前往祝贺开工的柳城县委书记孙黎明告诉记者,她原来的担心主要是资金缺口。因为永安村是自治区重点扶贫攻坚开发贫困村,这条道路拟建1500米,宽3.5米,需要资金40多万元,虽然政府支持了20多万元,但还缺10多万元。没想到雷塘屯村民理事会发挥了大作用,发动了村民集资,还联系了柳州湖南商会捐助了10万元,一下子把资金难题解决了。
永安村全村3100多人,有8个自治屯,雷塘屯有村民120多户、600多人,是永安村最大的自然屯。村委主任黄建明说,由于平时村里的事务较多,再加上每个屯的情况比较复杂,村委也很难管到屯里许多太细的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了保障村民实行自治,调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雷塘屯在永安村率先成立屯这一级理事会(民间协会),发动村民自己管理自己,创新了村务管理办法,在村里树立了榜样。
“村民理事会还真的‘理事\’咧。比方我们村里也在拆‘两违\’,但我们几乎没有什么阻力。”村民黄四喜、黄亚顺指着村口开工仪式现场开阔地说,这里是村集体的公共地,两个月前这里有许多柴房、灰房、竹子等,都是村民谁占谁得的,一直没人愿管、没人敢管。自从8月屯里成立理事会后,25位由村民选出来的理事会成员代表村民形成决议,清理垃圾,拆除违规建筑、影响美观的厕所,平整土地,美化村容村貌,硬化通村道路等。经过理事会理事们一动员,大家都自觉动起了手。
据了解,目前柳州市六县不少乡镇村屯也尝试成立有各种形式的村民理事会组织。如: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坡头村竹脚屯成立了“清洁乡村”理事会;柳江县三都镇板朝屯成立了屯卫生管理理事会;融安县潭头乡11个行政村72个自然屯均建立了“党群议事理事会”等。这些理事会在清洁乡村、危房改造、农业产业发展以及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村务管理方式从“村官治理”向“村民自治”转变,促成了“一人有事大家帮,全村有事共商量”的和谐新局面。
新闻推荐
10月28日,三江侗族自治县苏城小区内笙歌震天、礼炮轰鸣,总投资3000万元的苏城农贸市场建成开业。在这里可采购蔬菜水果、粮油干货、冷冻海鲜、生猪牛肉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消费品,极大方便了当地群...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