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农资直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兑现农机购置补贴……今年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强化政策宣传,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工作力度,确保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让全县“三农”受益匪浅。
农机惠民提效益
“买一台小型耕整机,就能获得1000元的购机补贴。”近日,程村乡泗里村的荣海金说。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民生产力的重要 手段,三江“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发展战略,深入宣传农机直补政策,严走补贴程序,规范操作。县纪委还采取明察暗访、约谈等方式,对惠农补贴资金发放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农机补贴良策全面落实,农民购机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2013年全县落实补贴农机2226台(套),补贴资金240.29万元,受益农民2167户。
水利建设强基础
良口乡晒江小学有师生200多人,学校饮水主要是通过人力从新寨屯运至学校,取水和运水极为不便,严重制约着同学们的营养午餐工作和健康水平。2012年,三江投入15.55万元建设了人饮配套工程,把清澈的自来水引到了校园,解决了全校师生的饮水困难。三江突出水利的基础性、先导性,建立健全建设单位质量检查体系,确保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等目标。据统计,2012至2013年,该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0 处,总投资1928.45万元;投资563万元进行水利渠道维修19处,防渗改造灌区渠道20.3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58公顷;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投资786万元,完成护岸2.66公里。
净化环境提素质
洋溪乡玉民苗寨百余年来没有厕所,村民“方便”都在村边。今年,该乡结合清洁乡村活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在村里建起80多个卫生厕所,完全改变了 村民百年俗成的卫生观念。今年,三江整合卫生改厕、异地搬迁、风貌改造等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累计投入资金6699.99万元进行清洁乡村活动,完善清洁卫生基础设施设备,以县领导包乡、乡干包村、村干包屯、党员包户的方式深入开展清洁活动,积极探索垃圾处理流程和适宜山区村寨的各种处理方法,并强化工作监督,严格考核问责,让三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而人们的文明素养也不断提高。
日报通讯员杨明
新闻推荐
小桥、流水、人家、青山……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楼房错落有致,巷道整洁干净,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三团村三团屯近日呈现出的美丽田园画卷。自实施“美丽八江·清洁乡村”活动以来,三团屯以“三清...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