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吴练勋)换消防服 、戴安全帽 、启动机动泵 、抱起消防水带……村民们动作娴熟,将高压水直接射向“火源”,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3月20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小屯,一场临时安排的消防演练,获得了前来参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调研座谈会的成员称赞。
冠小屯2008年成为村寨防火改造示范点,历时一年多完成了寨改 、水改 、电改和灶改“四改”工作,建成200立方米消防专用水池 、4个露天水池,并配备有2台消防机 、10套消防服 、23个消防栓 、45个手动火警报警器等消防设施。大家选出6名喊寨员,每天24小时巡逻。如今的冠小屯面貌焕然一新,其“全国百家宴示范基地”成为三江风情旅游的接待点,年创收超过200万元。
2008年,自治区党 委 、政府把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并在全区以点带面开展。
村寨防火改造工程涉及面如此之广,受惠百姓如此之多,怎样使这项惠民工程办实做好?前来三江参加座谈会的广西消防总队副总队长黄乃华表示,今后将加强对消防设施的养护,继续加大对老百姓消防知识的培训力度,强化消防意识,提高灭火能力。
在座谈会上,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牛跃光还表示,广西连片木结构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取得的成功经验,可学 、可用 、可推广,工程的实施消除了村寨的千年隐患。各地要结合实际,对照广西经验,因材施教,科学引导当地的消防安全工作,将消防网格化工作铺到底 、列入库,做到“抓大不放小,抓小严防大”,有效预防重特大恶性火灾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杨明、曹绍杰)“春茶茶青每公斤卖80元,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创业赚钱。”3月22日,正在采摘春茶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八协村茶农覃增进兴奋地告诉笔者。覃增进在种茶之前,靠外出打工养...
三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