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挪行,人生多艰。失去双腿后,吴凤仁平日只能跪在板凳上炒菜。柳州市残联康复中心第一次接手双腿截肢案例,工作人员认真研究,尽力帮吴凤仁配上合身的义肢。装好假肢第一次上街,吴凤仁走得小心谨慎。吴凤仁在镜子前训练。失去双腿13年后,她重新学习用假肢走路。
今报记者毛秋雁/文 今报记者张存立/图
核心 提示
一场车祸,在青春华年夺去了吴凤仁的双腿。
13年来,依靠两张小板凳,她艰难挪行。
在柳州市残联的帮助下,这位“板凳”女日前幸运安装上了一副假肢,终于能够再度站立行走。吴凤仁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自信再次浮现脸庞。
十年艰辛“板凳”路
“噔-哒,噔-哒……”5月11日,在柳州市残联康复大厅,头发凌乱的吴凤仁从电梯间走出来时,所有人都露出诧异的目光。失去双腿的她,手撑两张破旧的小板凳,艰难移动着身子,每一步都让旁人看得心痛。
对于大家异样的眼光,37岁的吴凤仁早已见惯不怪了。让她感到欣喜的是,此次来到柳州市残联康复中心,是为了安装假肢,她将要告别自己灰暗的板凳人生了。
对于伤痛的过往,吴凤仁不愿意讲太多,只轻描淡写地说,13年前,她从三江侗族自治县怀揣梦想来到柳州,当时才24岁,活力四射,且刚有男朋友,一切都那么美好,心中充满幸福的期待。而一场车祸,将她的梦想全部击碎。
手术后醒来,见膝盖以下空空如也,吴凤仁痛不欲生。看着满头白发的父母,她惟一的想法是:“我要走路,我要活下去!”
没有了双腿,她便以家里两张小板凳支撑走路,摔倒又爬起,再摔倒,再爬起……就这样,吴凤仁以凳为脚,走出了家门。
吴凤仁家住三江县牛浪坡林场河口分场,几姐妹中她最小。为了不给家人添负担,她依靠这双特别的“双腿”,倔强地生活。所有的农活她都干,做饭、扫地、砍柴,她一样都不落。13年来,她磨坏了10多张小木凳。
重新站立的人生
吴凤仁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村里很多人都热心帮她找对象,但是没有双腿,很多相亲的人来了又走了。
今年5月,柳州市残联在全市开展专项普查,要为全市贫困截肢残疾人装配假肢150具,这是2014年柳州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
三江县残联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吴凤仁的情况,看着她艰难行走的样子,备感心疼。经申请,残联决定开个“后门”,为她安装两条假肢,让她能重新站立起来。
取模、安装、训练。吴凤仁一来到柳州市残联康复中心,就开始了恢复站立行走的各种训练。
第一次装上假肢,吴凤仁感觉自己高了很多,一种莫名的欣喜,激荡在她的心里。
康复中心有一面大镜子,她对着镜子,一遍遍看着自己的新腿,目光透出坚毅和自信。
吴凤仁刻苦练习,刚开始要把杆训练,渐渐地她可以脱杆了;起初仅能站立5分钟,如今可站半个小时了。
昨日,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吴凤仁试着到附近街上走一走。
走出康复中心,走在路况复杂的大街上,任何一个坑洼或陡坡,都给她行走带来难度。
但吴凤仁认为,人生最辛苦的那段路,都已经走过了,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
她相信,重新站立起来,生活一定会比过去更精彩!
新闻推荐
7月24日至25日,来自柳州市直各机关单位的10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参加了由柳州市老干部局主办、柳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承办的“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展演活动。该活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拉开了帷...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