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杨明、曹世英)“技能是我的就业、创业之本,多谢三江职校对我的培养。”8月7日,杨力这样称赞自己的母校。
杨力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仁塘人,多年前就读于三江县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他在打工中积累经验,凭着过硬的技能与敢闯的精神,从一家公司的基层工人成长为中层管理人员,然后成为高层管理者。接下来,他自己创业,先后成立了市新跨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市金鼎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湖南通道马龙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如今的他,是三个公司的总经理、高级培训师和实训指导师,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学有一技之长,对每个人的前途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技能,很难就业,更难创业。”杨力说,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对他的创业作用特别大。
“杨力是我校毕业生众多创业成功者中的一个。”三江职校副校长吴国清说,职校毕业生走出校园,若有过硬的技艺,并努力就业、积极创业,就会有很多机会。近年来,三江职校得益于国家每年投入的大量资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民风民俗 ﹑民间工艺展览室,添置了民族文化图书,重点扶持民族旅游、民族茶艺、民族服装等特色专业。坚持“扶贫富民”的理念,以面向“三农”为导向,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出发点,该校采取“开门办学、下乡办班”的方式,通过长班与短班相结合,采用“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的教学方式,开展劳动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村干部培训等,2013年培训总人数达3000多人,极大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多年来,三江职校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为理念,走校企合作办学的路子,探索校企共同培养现代人才模式,着力打造校企合作大平台。
目前,该校已与县内外十几家事业、企业单位深度合作,增加了学生交替岗位实习与就业的机会,做足人才培养和储备准备,为学校连接市场、对接企业架起了“立交桥”。
新闻推荐
“以前,我总是放学后到阿姨家去画画。现在,学校开办了这样的美术课,我中午吃完饭就可以在教室里画了。”独峒乡中心小学学生杨文丽所说的画,指的就是三江侗族农民画。1988年,生活在三江独峒乡的农民开...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