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用粉红色,花瓣用大红色。拉线时,用指甲把线压平,花朵才显得更艳丽、更逼真。”10月13日下午,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刺绣基地,一位年过花甲的婆婆正在向孙女传授刺绣技艺。在老人的指导下,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在指尖下呈现。
同乐乡是“刺绣之乡”,侗族刺绣在同乐有着浓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侗族刺绣主要以花鸟绣为主,按绣艺分为平绣、戳纱绣两种,以版面风格则分为壮系侗版花鸟绣、侗系苗版花鸟绣两种。侗族刺绣的内容表现是花鸟虫草,其文化内涵是华夏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文化和仁、义、礼、智、信的理念相吻合,反映了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同乐乡整合多方资金,依靠项目扶持,投资4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的侗族刺绣技艺传承培训基地,投入28万元兴建同乐村刺绣楼,并在全乡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壮大了刺绣队伍。该乡还加大侗族刺绣的宣传力度,利用传统节日举行刺绣比赛和展示活动,为侗族刺绣提供技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并启动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产业开发项目,推行“企业+协会+人才+农户”的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产业开发经营模式,使侗族刺绣产品最终由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负责回收,远销英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国家等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同乐侗族刺绣技艺得到了保护、传承、发展和繁荣,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巧手绣娘”。2008年,侗族刺绣入选广西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其刺绣作品被送到上海世博园宝钢大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进行展示,同年10月在南宁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作为指定礼品赠送与会各国代表。
预计“十二五”期末,同乐的刺绣作品年产量可达10万件。按目前平均每件刺绣品市场价估计200元来计算,其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下图为绣娘们在同乐刺绣基地交流技艺。
日报通讯员杨明杨春芝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11月1日,三江县丹洲镇丹洲古城举办了柚子风情节,以钓柚子、剥柚子、柚子保龄球、东门招亲及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趣味民俗活动喜庆丰年。(龚普康)...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