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公益活动上,蒋己农开着三轮车帮忙运送棉被等爱心物品。
今报记者梁卫 文/图
今年45岁的蒋己农靠收废品养家。他自称“小蒋”,随身随时带着“名片”,印着“能帮就帮”口号助人为乐(相关报道详见本报2014年1月12日5版《带着“名片”去助人》)。种种助人之举,在他看来,是“开心的事”。
特殊“日记”记下开心事
记者与小蒋结识,是在今年1月,共青团柳州市委联合社区开展“助困送温暖”活动,小蒋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他“大方”拿出200元钱,送给困难老人买生活用品。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深入接触,得知他爱做好事并非一时兴起,也并非一件两件。在近日的回访中,小蒋家人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特殊的“日记本”,上面是小蒋今年以来的“开心记事”。
其中有一篇如此写道:“说说今天的事,3月18日下午,我开三轮车经过静兰大桥附近,有位大哥说要去南丹打工,时间很赶,问能不能便宜点送他去汽车站,后来见他们也不容易,便说不收钱送他们过去。到了文惠桥底,交警不让通行,便拦了一辆出租车,给那人付了车费。”
他还记录着:在今年2月,他到柳州市人民医院看望一名得重病的中学生,送去200元钱;3月2日,他带着儿子前往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村,看望一位双脚受伤的女士,送去400元钱;今年4月,一名3岁男孩被烫伤,经今报报道后,他找到采写记者,并送上200元钱委托转交;今年8月,听闻云南省发生地震后,他来到柳州市民政局,捐出了500元钱……
在日记中小蒋写道:“我能帮人帮得很开心,也很值得。希望自己做好事一辈子做下去”……
点点滴滴积攒好人缘
蒋己农与妻子汤火云结缘,也因妻子看中蒋为人善良。小蒋说,他年轻时,一无所有,但比他个头高、长得漂亮的汤火云愿意嫁给他,也正是因为小蒋喜欢做好事。
今年年初,住在屏山大道一小区的六旬老人阳从强,在了解到小蒋助人为乐的事迹后,连连感叹:“生活上都这么不容易的人,还助人为乐,真是难得!”阳将家里的脱水机、棉胎、毛毯和大衣等物品,全都送给了小蒋,并象征性收“1元钱”结下了这份交情。如今,小蒋成为了阳家的“指定废品回收商”。
不仅如此,小蒋还因助人结识了“亲戚”。因打工时双脚被烧成重伤的丁菊仙女士,住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梅林村岑郎屯,今年3月,小蒋带着儿子还去看望过她,事后,双方交换了联系方式。10月下旬,丁女士来到柳州看望孩子,小蒋得知此事后,主动邀请丁到他家去住宿,之后双方多有往来,两家人像亲戚一样。
市民陈女士住在东环大道一小区内,曾因搬家和小蒋接触过。陈说,小蒋是个好心人,正因为他这种人的存在,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些底层人,也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新闻推荐
赖迪波在广西“寻找最美导游”总决赛上展示导游风采。今报通讯员陆欣蓓摄今报记者刘山航班延误,旅游团滞留机场30小时,他安抚游客、从容应对;助白发海外游客回三江侗乡寻根,他一路相伴、情真意切;担任...
三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