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韦利华、潘平)侗寨鼓楼坪上芦笙吹响 、大歌悠扬,侗家姑娘和小伙子端起酒,唱起侗族敬酒歌,与兴高采烈的游客把酒言欢……这热闹的场面来自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洞村侗族百家宴。冠洞村百家宴产业能发展壮大,与林溪乡提出并打造“文化名乡”密切相关。林溪乡拥有丰富的侗族文化资源,其侗族民俗 、饮食 、服饰和建筑等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林溪乡提出了建设“文化名乡 、旅游名乡 、生态名乡 、团结名乡”的发展战略,其中建设“文化名乡”首当其冲。
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优秀侗族传统文化元素正日益消失。为传承传统文化,使其发展繁荣,林溪乡近年来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 、进社区(村 、屯)工作,在乡中心小学建成一个乡村少年宫,传承侗族大歌 、芦笙 、刺绣 、农民画等侗族文化。该乡各村学校也开设了民族文化课堂,以每周星期三下午为全乡民族文化特色教学时间。同时,该乡以村寨鼓楼为阵地,办起了侗族文化培训班。村民白天劳作,晚上在鼓楼学习侗族文字 、侗族大歌 、侗族木结构建筑技术 、侗族款词……去年,林溪乡在各村开办各类侗族文化培训班20期,培训者达近3000人。
发展是文化传承的要求。近年来,林溪乡按照“把文化做成旅游灵魂”的思路,挖掘侗族文化内涵,探索民族文化与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林溪乡举办的高友韭菜节 、冠洞芦笙节 、高秀红薯节等,以独特的侗族风情和特色农产品,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和客商。侗族木结构建筑技艺是林溪乡的优秀文化遗产,目前全乡有1000余人在从事传统木匠工作,其中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人 、自治区级2人,有50个工程队长年在外承接工程施工,侗族木结构建筑走上了产业化之路。
冠洞村将侗族百家宴成功打造成令该村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去年凭此项接待游客3万余人,获收入近百万元。2014年,林溪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董明)昨日,柳州市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就柳州市在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部署。郑俊康、杜伟、刘传林、黄涛、梁樑、陈鸿宁、吴华等四家班子...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