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誉四方,慕名来品尝。当年喝一碗,三天嘴还香。”此诗说的是侗家油茶之美味。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侗家人一日三餐打油茶,有客人来访还会以油茶招待。油茶被称为“东方的咖啡”,清香甘甜,提神醒脑,兼有祛除湿热 、防治感冒 、腹泻之效。
做油茶,侗族人称之为打油茶。“打”是指制作过程,侗乡妇女几乎都会“打”。打油茶首先要把糯米蒸熟晾干,放进热油中炸成“米花”(现俗称为“阴米”),备好其他副食。茶叶用油炒后,再加水煮成“油茶水”。食用时,人们围坐着,主妇把碗摆在桌子上,在碗里放上葱花 、菠菜等,用热油茶稍烫,再加米花和花生 、黄豆等副食,即可食用。日常食用,也有只喝油茶水或用油茶水泡冷饭的。待客时,往往举行油茶会,副食较为丰富。配料并不固定,时鲜瓜菜 、猪下水 、虾米都可以放,还可以放葱花 、姜丝等作料。春节期间的油茶,还要加两块手指宽的油煎糍粑。
与侗族人杂居一同的苗 、瑶 、壮等民族,受这种习俗的影响,也喜欢喝油茶。
油茶在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特别的意义。
如果一个家庭主妇打的油茶好喝,那么她在家庭中会更有地位。在三江,让人叫绝的是“新娘油茶”。
侗家的新娘进夫家门后,第二天就要打油茶给家中的长辈喝。打油茶时,一家人围在圆桌边,新娘要记住每个人的碗,不能记错。这是考验新娘的第一关。
三江侗族人喝油茶的礼节也很有意思。喝油茶时,如果主人只给你一根筷子,客人拿起即喝下油茶,表明客人仍单身。如果主人给客人一根筷子,客人又拿了一根,表明客人已成双成对。喝油茶还有一个风俗是“喝双不喝单”,或两碗或四碗,喝两碗表示交朋友,喝四碗表示四季发财,也是对主人最大的尊敬。
近年来,随着“大开放 、大交通 、大旅游”时代的到来,三江油茶搭上特色旅游的发展快车走出侗寨苗乡,成为都市里颇具特色的饮食之一。如今,南宁 、柳州 、桂林等市都有油茶馆。油茶进入都市后还不断创新,油茶火锅 、油茶鸡等特色菜肴被端上了餐桌。
日报通讯员杨春茂(本版照片均为日报通讯员龚普康拍摄)
新闻推荐
“今年,村里每亩水田分到了多少尾鱼苗?水够不够用?在种稻养鱼方面,还需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6月24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村省口屯的田边,县委主要负责人向村委主任吴应芳详细了解该村种稻养鱼...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