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只只小手拿着画笔,灵巧地在画纸上描绘着。画纸上,色彩绚丽,内容丰富:有侗寨风光,有侗乡山水,有侗家人美满生活的场景……近日,笔者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专家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独峒中心小学,看到了该校五年级学生上农民画兴趣课的场面,也听到了专家们对三江特色教育成果的 称赞。
近年来,三江积极开展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将民族文化引进课堂,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学生素质。
该县各中小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先后开设了侗族大歌、民族乐器、侗族农民画、刺绣等校本课程和兴趣班,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教育模式,着力使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侗乡学子心中的美丽乡愁。
巧引文化入校来
2014年以来,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素质,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该县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并结合实际制订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实施方案。
该县认真组织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把民族歌舞 、民族戏曲 、民族乐器 、民族建筑 、民族饮食 、民族民俗 、侗族农民画等作为教学内容,编印《侗族民间艺术进校园读本》《侗族大歌读本》等地方教材,让民族文化成为侗乡校园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中,该县十分重视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活动,列入学校的整体教学 计划进行安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歌舞 、民族声乐 、民族体育 、民族工艺 、民族绘画 、民族语言文字等教学活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校本教材;注重突出三江特色,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学以侗族大歌 、侗族工艺美术 、农民画 、侗族乐器等为主要项目。
该县还积极落实民族民间文化教师,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采取选送进修 、短期培训等形式,使那些具有特长的教师达到民族民间文化课教学的要求。
同时,聘请民间十佳艺人 、“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进行教学,有些学校还聘请民族 、文化 、旅游 、体育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授课。
特色教育展魅力
“说起侗族大歌,我以前只听到村里老人唱。现在,只要一到上兴趣课的时间,梅林中学就飘荡着优美的侗族大歌!”该县梅林乡党委宣传委员吴鼎对笔者说,梅林中学依托本乡的侗族大歌资源,出台了创办民族特色学校方案,聘请当地侗族歌师和侗族民间艺人到校上课指导,传授侗族大歌和侗族器乐。经全校师生多年的努力,梅林中学的侗族大歌飞出了山外,学校侗族大歌队先后获得“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选拔赛”青年原创组一等奖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柳州赛区一等奖 、“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西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等荣誉。
该县还在各中小学校精心打造“芦笙文化”,在全县15个乡 镇的各小学校开展以民俗音乐 、民俗舞蹈等为重点内容的民俗文化进校园工作,使民俗文化成为教学内容。近年来,林溪镇以林溪中心小学为试点,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载体,推广“芦笙文化”,如今芦笙队已走出了校园,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支主力军。
该校目前已组建了一支有40余名队员的芦笙队,他们的表演以芦笙演奏 、葫芦丝吹奏为主,伴有侗笛 、侗族舞蹈,常被邀请参加县内外大型表演活动。
此外,该县各中小学校还开设有踢毽子和跳竹竿的民族竞技体育课,以及琵琶侗歌弹唱 、民族艺术表演 、民族手工工艺等课程。该县各校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在校园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一校一品”硕果丰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该县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格局,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县民族实验学校先后开办了侗族大歌班 、侗族芦笙班 、民间美术班,该校学生所创作的民间绘画作品有多幅在省 、市级刊物发表,有的还在全国级的比赛中获奖。
梅林乡中学开展侗族大歌 、侗族耶歌进校园活动,长期聘请国家级侗族大歌传承人吴光祖到校上课,校侗族大歌队多次参加国家 、自治区级比赛并获奖。独峒乡是三江侗画的发源地,乡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农民画进校园活动,该校学生有二十多幅作品被送到挪威 、美国 、日本等国参展,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特色教育活动,该县各中小学校学生正逐步了解和掌握民族建筑 、民族工艺 、民族风俗 、民族歌舞等基本文化内容,会唱侗族大歌 、侗族芦笙歌,综合素质从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随着民族文化走进三江各中小学校课堂,该县各所学校充满了文化气息,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民族文化进校园”已成为该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重要举措。
日报通讯员杨春茂
新闻推荐
8月11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林溪社区校外学习站内,几名学生正在向指导老师学习侗族乐器(见上图)。今年以来,三江县关工委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青少年基层校外学习站,让农村学生能在校外学习站免费学...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