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衣袖,到田间亲手采摘新鲜蔬果;拎上钓竿,到水岸享受自然和谐宁静;行走乡间,到村寨感受别样民俗风情。
休闲农业搭台,唱响旅游大戏,做好“柳字号”名片,这是近年来柳州市助力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新形式。每逢节假日,柳州市各地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村寨就成为市民的钟爱之地。今年上半年,以农家乐、自驾游、观光游为主打的全民乡村旅游非常火热。
今年1至6月,柳州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3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5.2亿元。在这份高分“成绩 单”中,乡村旅游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如何将日渐兴起的乡村旅游做成品牌、做出规模?2013年,柳州市出台了《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该政策对创建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将乡村旅游这把“火”越烧越旺,柳州市又新增了建设旅游名城乡村旅游奖励政策,各县区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创建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的奖励政策。奖励政策出台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了“无缝对接”,充分调动了农户及乡村负责人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悉心经营,柳州市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初步呈现。
去年,柳州市成功创建2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区共3家)。据统计,柳州市共有星级乡村旅游区16家,星级农家乐55家。
“经营”山水,统筹城乡,以全面打造休闲旅游名城为发展战略,柳州市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将休闲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如今,柳州市的乡村风情旅游发展蒸蒸日上,同时带动了广大农民奔向小康生活。其中,柳城县的知青城-崖山景区,是我国首个开放式互动的“知青”文化创意产业公园,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范本。
事实上,与“农旅合一”遥相呼应的是柳州市“农民纯收入倍增计划”的高歌猛进。今年,柳州市计划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力争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
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结合。如今柳州市的农家乐、观光旅游与健身运动、养生休闲相结合,已形成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复合业态。今年,随着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的下发,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高定村、融安县大良镇石门村等23个村入选,将变成道路通达、设施完善的“旅游村”。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吸引的不仅是“自家人”,还招来了不少来自周边城市的“异乡人”。今年,乡村旅游与“三月三”“春彩花潮”等节庆活动相结合,不 少来自湖南、贵州、广东的游客慕名驾车前来,进一步提升了柳州市乡村旅游的美誉度。以往,品尝农家土菜,体验乡村生活,是乡村旅游的传统节目。如今,柳州市乡村旅游业已不仅仅停留在乡村观光的初级阶段,而是积极融入节庆、文化、艺术等“新元素”,让乡村旅游“看点”“玩点”大大增多,从“找实惠”向“挑品位”转变,打造柳州市乡村旅游的“升级版”。今后,柳州市的乡村旅游将继续在品位化、品牌化上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日报记者梁莎莎梁晶晶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吴练勋、曹世英)“坐上高铁到三江!”三江侗族自治县乘势而上,努力将高铁的优势变成旅游强势。8月13日,“千年侗寨·梦萦三江”旅游推介活动在南宁举行,这是继7月30日三江风情在贵阳展示...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