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吴婷婉、吴练勋)“发展竹子经济还是罗汉果?还是林下养殖?如何通过抱团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12月8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基瑶族乡拉旦村麻元高产软枝油茶林示范基地里,全乡干部和各村委班子成员一起研讨适合该乡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十二五”期间,高基瑶族乡转变扶贫思路,因地制宜,强力实施“整村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新模式,今年1至11月,该乡农民人均收入达8969元。
“我们通过连片开发,实施‘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社’一站式扶贫模式,提升山地价值,让群众增加收入。”拉旦村党支部书记梁忠培表示,2012年拉旦村通过连片种植麻元高产软枝油茶林示范基地635亩,今年已经开始有了收入,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很高。近几年,高基瑶族乡的产业扶贫通过原来的“输血”式有效转化到“造血”式,以各村生态地理优势发展毛竹、竹鼠、钩藤、罗汉果、林下养鸡等特色产业。通过以点带面,抱团发展,促进全乡扶贫产业从粗放型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全乡杉木总面积12万亩,毛竹面积8.5万亩,竹木加工51家,油茶面积3900亩,罗汉果种植面积3100亩,竹鼠养殖5000余只,竹林下土鸡养殖近2万羽,钩藤种植面积达300余亩,毛竹林下套种草珊瑚面积达900亩,扶贫种植养殖产业产值均超过1亿元。
高基瑶族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如何能在全县范围内率先脱贫实现小康,该乡党委书记罗如芹表示,通过精准识别工作后,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将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全力做好“一根竹、一只鼠、一条藤、一个果、一只鸡”的“五个一”特色绿色产业,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扎实推进***工作,以产业强乡、产业富民为抓手,积极探索瑶乡扶贫建设新模式,在2020年前率先在全县实现小康社会。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兰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米等粮食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柳州市抓住这一市场机遇,通过推广良种种植和先进种植技术,做好产后加工和市场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优质粮食产品...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