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柳州 今日柳江 今日柳城 今日鹿寨 今日融安 今日融水 今日三江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今日三江 > 正文

挪出“穷山窝” 走上“致富路” 探访三江南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的新生活

来源:柳州晚报 2020-06-09 12:22   https://www.yybnet.net/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孩子们在教室里练习舞蹈。孩子们在校园里进行体育锻炼。孩子们在

教室里上课。搬迁户在清花绣坊基地学习侗族刺绣

记者 黎寒池 付华周

昨日,“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柳州启动仪式结束后,采访团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江南站社区,探访入住居民的新生活。

为了让挪出“穷山窝”、搬进南站社区的2万多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得出,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当地在安置点内高标准建设中小学,解决搬迁户子女读书问题;发展扶贫车间,解决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收效良好。

“这里学习环境好,老师教得仔细,同学也多,我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就读于南站社区江川小学五年级1班的杨海林告诉记者,他是跟着父母一起从独峒镇唐朝村易地搬迁到南站社区的,现在的生活环境比以前在村子里要好很多,而能够在江川小学读书则是他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同样感受到这份幸福的还有10岁的唐欣,跟随父母易地搬迁到南站社区的她不仅能在江川小学读书,还进了学校的足球队,大大地丰富了她的校园生活,这在村校是不能想象的。占地面积约88亩的江川小学可容纳54个教学班,2430名学生,是广东省吴川市对口三江县援建的脱贫攻坚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24亿元,是当地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重要内容。目前,该校共有30个教学班,1582名学生。

“现在我1个月可以挣两三千元,今年我们家应该就能脱贫了!”来自古宜镇光辉村的贫困户鲍竹青是广西聚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37岁的她原来在家带小孩和务农,没什么经济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她就近找到了工作,既可以上班,也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家里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她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作为三江南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粤桂协作扶贫车间,广西聚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帮助当地90多户贫困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左右。该公司董事长谭锦祥表示,公司的扶贫车间主要针对易地搬迁贫困户设置,要让他们搬得出来,住得下来,还有工作做。

随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不少原本外出打工的三江人纷纷选择留在本地就业,来自同乐乡高岜村的张培香就是其中之一。24岁的张培香从小跟着家人学侗绣,练就了一门手艺,之前在广东打工,2016年家里退出贫困户行列后便回到县里工作,她如今是南站社区清花绣坊的一名绣娘。

清花绣坊是一个集刺绣产品自主设计、研发、制作、销售于一体的工作坊,通过引导侗寨妇女发展侗族刺绣、织锦等“指尖经济”,让侗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开辟了一条“产业扶贫+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的特色多赢“锦绣脱贫路”。该绣坊吸引的就业人员不仅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像张培香这样的脱贫户。张培香说,她目前的收入跟在广东打工差不多,还方便照顾家人,挺好。

新闻推荐

免费体检 送关爱

6月7日,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为今年全县计划脱贫村的“两委”干部开展“送健康、送关爱”免费体检活动。正在组...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学子减压迎高考2020-06-01 09:50
评论:(挪出“穷山窝” 走上“致富路” 探访三江南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的新生活)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