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陇南 今日宕昌 今日两当 今日徽县 今日成县 今日西和 今日礼县 今日康县 今日文县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今日康县 > 正文

康县何家庄村:美丽乡村带来好“钱”景

来源:甘肃农民报 2020-12-24 02:25   https://www.yybnet.net/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毛婧雯 见习记者 王甜

归园田居是很多中国人的理想,有村居三五间、良田八九亩,父母妻儿陪伴在侧,冬日围炉小酌,夏日庭院赏花。在康县,就有这样一个现代“桃花源”,当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并建设全省第二大田园综合体,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增收,村民乐享“归园田居”式富足生活。

初冬的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青山笼罩,绿水深流,古色古香的村落掩映在随处可见的树木和红灯笼中,让所有来这儿的人流连忘返。

何家庄村村主任李彬彬这两天忙到“飞起”,一面是村上的工作,一面是自家农家乐的生意。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事业、家庭、收入“三丰收”的“人生赢家”。

李彬彬告诉记者,之前,他家和村上绝大多数村民一样,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一年到头,打下的粮食卖不了几个钱,他只好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2014年,何家庄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当时34岁的李彬彬看准机会回乡,在村里率先发展起了农家乐。来村里的游客逐渐增多,李彬彬又适时将家中闲置房屋改成客栈,收入非常可观。“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截至目前,农家乐和客栈总共收入还是超过了70万元!” 李彬彬告诉记者。

在李彬彬的带动下,村里有15户村民发展起了农家乐和客栈,还有很多村民经营起了山珍、香菇等土特产,收入也节节攀升。李彬彬被村民推选为何家庄村村主任,成为这个旅游新村的“管家”。

“自从村里发展起了旅游业,我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一家人在一起,又能挣到钱、又能过踏实幸福的生活。下一步,我打算继续扩大经营规模,争取让农家乐的日接待量达到150人左右!”李彬彬说。

和李彬彬一样,曾经的贫困户王玉红如今也致富心气很高。2018年,何家庄村被列为甘肃省田园综合体试点村,开始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王玉红家的四间旧房子被选中,经过装修修整,变成了客栈,王玉红也顺利地应聘到了客栈所属的旅游公司,负责保洁工作。

以前,因为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压力大,王玉红的丈夫外出打工,王玉红在家中照顾孩子,没有种地以外的收入来源。自从村里兴起旅游业,王玉红有了三份收入:房子的租金、客栈保洁工作的工资,村上还为她申请了公益性保洁岗位,每月有500元的收入。

有了增收路子的王玉红,如今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每天在客栈里工作,看着干净整洁的环境、来来往往的游客,她的心境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每年夏天,她家门口的绣球花、凌霄花吸引着不少游客观赏。王玉红还尝试着种了很多多肉植物、水培花卉、盆栽花卉等,卖给来往的游客,从夏天到现在,陆续卖了有1000多元。

如今的何家庄村,村容村貌整洁,群众生活富裕。村里还建成“何家铺子”,供村民在其间经营面皮、炒菜、小吃等,“归园田居”的氛围,越加的浓厚。

蜕变后的何家庄村先后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省级“千村美丽”达标村、全国最美村镇、甘肃省首批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绿水青山,正逐步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新闻推荐

朱家沟从“美”到“富”

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景区,游客穿红军服、走红军路,追寻红色记忆。本报通讯员黄培军摄本报记者王芳行走在康县岸门口...

康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康县何家庄村:美丽乡村带来好“钱”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