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 宕昌新闻 两当新闻 徽县新闻 成县新闻 西和新闻 礼县新闻 康县新闻 文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陇南新闻 > 正文

甘肃地方戏曲部分“熊猫”剧种亟待“抢救”

来源:民族日报 2017-03-21 10:10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兰州3月20日电(记者段学琴王朋)甘肃省对地方戏曲剧种进行的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在全省有记录的13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有3个本土剧种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抢救”。 

甘肃是戏曲大省,地方剧种资源非常丰富。按照文化部要求,从2015年11月起,甘肃省文化厅委派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对地方戏曲剧种进行了普查。 

普查发现,全省现存13个剧种。其中,本土剧种占10个,分别是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戏、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其中,秦腔、陇剧和“南木特”藏戏分别成立了专业戏剧院团,其他剧种也都有民间班社演出、传承。而一些“熊猫”本土剧种亟待抢救性保护。 

目前,甘肃特有的半台戏、陇南影子腔和灵台灯盏头戏分别只有1个民间演出团体存在,而且这些演出团体缺乏基本的演出时间和演出机会,现状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传统戏曲普遍面临人才培养难题。一些本土剧种的演出,比如高山戏,都有安排演出、分配角色、编排剧本的“领军人物”,民间称之为“戏模子”。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的“戏模子”是老人,由于演出难以维持生计,“戏模子”收徒弟难。如果“戏模子”老去,本土剧种的传承将面临巨大挑战,甚至濒临灭绝。 

专家认为,“熊猫”剧种见证戏曲衍变,是见证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和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亟待加强抢救性保护。甘肃陇剧院主任赵希顺等人表示,应加快对传统剧目的搜集、整理,加大本土剧种人才培养力度,扶持专业剧团和民间班社,支持演出,改善演出条件。

新闻推荐

琐事引发矛盾 男子棒杀同村老人

西部商报讯(首席记者金奉乾通讯员杨柏峰马鸽)因为琐事,家住武都区洛塘镇厂里村的男子何某与村里的独居老人产生矛盾,最终,何某深夜潜入老人家中,持木棒将熟睡的老人打死。10月19日,何某投案自首,这起...

陇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甘肃地方戏曲部分“熊猫”剧种亟待“抢救”)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