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冯丽蓉
蓝天白云下,行走在康县阳坝镇龙潭村,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宽敞整洁的村道两旁,盛开的鲜花美如画;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洋溢着新生活的富足与惬意。
“五一”假期,西安市民张先生与家人驱车来到龙潭村,连连感叹:“想不到农村还能这样干净漂亮!”
张先生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曾经遭受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重创。当时,全村共有126户409间房屋倒塌,12户42间住房严重受损。
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康县县委、政府在灾后重建中,根据龙潭村东接陕西、南邻巴蜀、紧依梅园沟风景区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村民生活习俗受“秦巴”熏染的实际,设计出了兼具陕南、巴蜀、康南建筑风格,纯朴、近水、近自然的民居重建方案;阳坝镇政府坚持灾后重建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以中央重建资金为支撑,按每户重建户2万元的补助标准,实施集中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经过广大群众半年多的不懈努力,2008年底,全村126户重建户建成了具有陕南和巴蜀建筑风格的青瓦白墙、尖顶平檐的农家小院民居,并于2009年1月全部入住新居。
2010年以来,县、乡两级政府结合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和城乡环境清洁活动以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并整合多方资金,对龙潭村村民院落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亮化。2012年,龙潭村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新农村。
闲暇时节,农家书屋里“充电”的村民越来越多;夜幕降临,文化广场上扭秧歌、跳广场舞的村民各得其乐。如今,随着龙潭村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推进,一股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正在形成,为共建美丽幸福新龙潭凝聚起强大力量。
行走在龙潭村,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乡村美了、产业旺了、村民富了、人心齐了……这里的环境不比城里差,生活设施也在向城里看齐,村民幸福指数提高了,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豪感。
借助重建,龙潭村成功“跃龙门”。在外工作的龙潭村人,阔别龙潭多年后回到灾后重建的家乡时,无不感慨:“灾后重建使龙潭村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政府的关怀和全村人民的辛勤努力造就了今日的新龙潭。”
新闻推荐
陇南市一季度环境监测及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结果位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记者袁媛远)近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省环保厅通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省环境监测及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结果,其中,陇南市的空气质量、地表水、监测饮用水源地及重点排污单位达标率均居全省前...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