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在越南荣市海滩。
在柬埔寨吴哥窟留影
文/本报记者王艳
他,一个人,一辆单车,一顶帐篷,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最北边,他到达了黑龙江省漠河北极村;最南边,他到达海南岛;最西边,他到达新疆红其拉甫口岸;而最远的骑行,是他冲出国门,到达亚洲大陆的最南端———龟喀。
在很多人的人生规划中,说走就走的旅行很难付诸行动,有周游世界的梦想却从未踏出国门。
然而,他却用一辆单车走遍大半个中国,周游了十几个国家。目前,他总共骑行了近五万公里。他就是原陇南地区建筑公司退休职工安强民。他的骑行故事,得从2013年说起。
三年周游十多国
抵达亚洲大陆最南端
见到安强民时,他正和朋友聊天。说起自己的骑行生涯,安强民滔滔不绝地跟记者聊了起来。
从原陇南地区建筑公司退休后,安强民开始做药材、家电等生意,生意告一段落后,他便赋闲在家。这一闲,身体就出现问题,心脏不舒服,坐骨神经也常疼痛难忍。
恰在此时,他从报纸上看到一位陇西的退休老师已骑行了十几年,走遍了海南、黑龙江漠河等地。他深受启发,想着自己比他年轻,也可以去骑行啊!心动不如行动,安强民当即买了一辆旅行自行车,开始在陇南各县区骑行。
2014年,安强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长途骑行——海南。长途骑行是对个人毅力的极大考验。出发前,他下载了手机地图,标注出途经的景点、酒店,在地图上反复比划,等路线烂熟于心时,他出发了。
此次骑行历时28天。其间,他每天都坚持骑100多公里,回来时绕道广西,跟着旅行团又去了越南。因当时没有护照,无法骑行过去,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骑着单车去越南。
2015年,他从陇西出发,途经山西、河北、天津,跨过鸭绿江,翻过长白山,越过图龙江,直达吉林省珲春市房川。站在那里,安强民胸中豪气顿生,自豪满满:“人生之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也莫过于此了。”
2016年,安强民又踏上了去西藏的路途,这条路线他已规划了很久,但因体力有限,直到2016年才开始行动。
收拾好行囊,做好线路规划,他从兰州出发了,一路过青海湖,经柴达木盆地,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翻越青藏高原山脉,到达尼泊尔,然后游泰国、印度,三个月后,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家。
2017年11月,他开始骑行东南亚。为这次东南亚之行,安强民已准备了两三年,不料出发前,年逾九旬的老父亲因腿脚水肿而住院。“看着父亲步履蹒跚的样子,真不忍心离开,但又不想失去这次机会。好在妻子在家照顾父母,能让我放心去旅行,同时作了预案,一旦父亲病危,三日便可到家。”
这一路,他从广西南宁出发,途经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走了大概有90多天,最后到达亚洲大陆最南端——龟喀。
一路艰辛一路感动一路收获
一路骑行,一路收获,一路感动。比起骑行中历经的艰辛,收获和满足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当他在北极村目睹极昼的景观时,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见到了一生中难得看到的奇观,这都得感谢骑行带给我的机会。”
让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到达龟喀的情景。2017年12月13日下午四点多,他就到了龟喀,但一直没找亚洲大陆最南端的那个标志,谷歌导航没有标出。安强民就边走边向当地村民打听,路形错综复杂,他走错了好几次路。
当他穿过一片茂盛的原生态红树林,来到海边时,眼前豁然开朗:“我终于看到亚洲大陆最南端的标志,前面正对着马六甲海峡入口,一艘艘远洋货轮鱼贯而过,排成了长龙。”
安强民的胸中充溢着满满的激动与自豪:“这次终于成功骑行到了亚洲大陆南部尽头,再次成功挑战了自我。”
最让他感动的是,在他的旅途中,在困难时,总会有人出手相助,给他帮助,给他温暖。
骑行在青海无人区,安强民整天见不到一个人,晚上时常害怕有野兽出没。在无人区的第三天,他没有水喝了,要是一直找不到水,就危险了,他开始害怕起来。
走了很久之后,他听见了一声狗叫,心中大喜,有狗叫就应该有人。安强民飞奔过去,看见前面有一个工地,当他喝足水后,工地老板又给他装了五六瓶水,才送他上路。当离格尔木还有三十里时,他的干粮和水都没有了,晚上还下了大暴雨,他赶紧搭起帐篷睡下,第二天才发现到处是沙尘暴,遮天蔽日,一路都是逆风骑行,根本就走不动,几个小时了还没走到格尔木。此时的他举步维艰。正当绝望之际,尘雾散开,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项目部……
东南亚的骑行比较崎岖。到达越南时,正逢雨季。在泰国,有次天黑了,他不小心骑上了一条小路,路两旁坑坑洼洼,荆棘丛生,当爬上一段坡地后,自行车的轮胎扎破了20多个小洞,安强民的鞋子和袜子也被树枝划破了,东西洒落一地。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安强民正一筹莫展,只见三个泰国小伙子迎面走来,便扶着他,扛起他的车子和包裹送他到前方的志愿者救济地,给他处理了伤口。第二天还找了个翻译,并送他到山下的车站。
到印度时,恒河发大水,路边躺着坐着的都是难民,他心里不仅害怕,还愁着怎么过河。也是几个印度小伙子,二话不说就扛着他的车子和行李过了河。
“总之,一路上都有好运气,每次都能绝处逢生。”安强民颇感欣慰地说道。
有祖国做后盾在国外充满自豪感
骑行在外国,安强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在越南,一路上可以看到许多中国风格的佛寺、关帝庙、家族祠堂等,还保留着汉字对联、横额。一些新建的寺庙名字也用汉字书写。此时,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在巴基斯坦,走到那里都有巴基斯坦人请着喝水吃饭,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热爱。当然,这都源于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流连异域风光也很思念家乡
外国的异域风情也让他流连忘返。骑行在柬埔寨,不论城市乡村都充满着异域风情。王宫、寺庙金碧辉煌,寺庙尖顶金色耀眼。路两边的农田、森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得风光无限。
最让安强民恋恋不舍地是云南的西双版纳。那里气候宜人,风光优美。“以后有条件,我要带上家人到西双版纳越冬,享受生活。”
然而,出门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2017年的最后一天,他在旅途中却思念着亲人,想念着朋友。年末岁尾,人们都在赶往家中团聚,而他还在路上。当时在泰国,骑行了10天瘦了10斤。从普吉岛到曼谷860公里,他骑行了六天都没遇到一个中国人,没和人面对面说过一句完整的话。六天期间,只住了一次旅店。“当时最想做的事就是和朋友在一起,讲着家乡方言,品茶聊天。”安强民深有感触地说。
几年的骑行,强壮的不只是他的身体,更是心态,以前只想着挣钱,现在时间宽松了就不断地学习,开阔了视野,一些简单的英文也能听懂和会说了。在心态上,现在看到的更多的是正能量,有毅力,有精神了。
目前,安强民已经计划好了自己下一次的骑行路线——欧洲,他打算多学点英语,身体锻炼得强壮点就出发。
他说,多年的骑行,得益于父母的理解,亲朋好友的支持,这也是他坚持骑行的动力所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韩县银通讯员朱东杰)在“5·12”地震十周年之际,市教育局以“科学减灾,妥善应对”为主题,确定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
陇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