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新闻 宕昌新闻 两当新闻 徽县新闻 成县新闻 西和新闻 礼县新闻 康县新闻 文县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陇南市 > 陇南新闻 > 正文

2018年晚刊盘点监督篇

来源:陇南日报 2019-01-06 06:4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杨建芳

1行人“照镜子”交通畅通又文明

事件回放:

《车让人渐成风尚人让车也应跟上》

刊发时间:2018年1月28日

自2018年1月3日开始,武都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市区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百日行动。对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记分罚款。一时间,路人纷纷交口称赞,也为礼让行人车辆点赞。但这种文明参与交通行为倡导活动却并没有唤起行人文明参与交通的行为意识。在车辆礼让行人时,有些行人在斑马线上行走迟缓,还有一些行人闯红灯,不遵守信号灯规则。驾驶员怨声载道,呼吁斑马线上不光驾驶人要“让”,市民也应有“礼”。

回访:

记者采访发现,斑马线上车辆礼让行人,而行人不文明参与交通的行为屡见不鲜。记者采写的稿件刊发后,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行人,很多行人自我反省:“只顾为驾驶员点赞,却不知道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已经影响到驾驶员,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良影响。”通过媒体呼吁,交警部门的大力整顿,市区已渐渐形成了车辆礼让行人,行人文明参与交通的良好秩序。

点评:

车辆不礼让行人有硬性规定,会被罚款扣分。同理,行人若不能文明参与交通,违反交通规则,也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媒体就像一面镜子,很多人通过这面镜子,照见自己的不当、甚至违规行为,从而改变,自此,人人都树立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参与交通的良好意识,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则不难形成。

2让“五毛食品”无处遁形

事件回放:

《重拳出击,向校门口“五毛食品”亮剑》

刊发时间:2018年4月1日

“五毛食品”指价格低廉的麻辣条、辣片等调味面制品,由于价格往往低于1元,被人们称为“五毛食品”。销售“五毛食品”的店铺在中小学门口最为常见,一直是让家长和学校最为困扰的“老大难”问题。

记者在陇南市中小学校门口采访发现,学校门口“五毛食品”大量存在。学校与学生家长对“五毛食品”很反感,认为这些食品不卫生、不安全,危害学生健康,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其严加整治。就此,记者采访了市食药监局,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对“五毛食品”进行集中整治。

回访:

记者采访发现,在市区学校门口,形形色色的“五毛食品”销售火热,尤其是小学生争相购买。在记者采访后,市食药监局对中小学门口的“五毛食品”进行了集中整治。在随后的走访中,学校门口环境

确实比整治前有了大的改善。

点评:

“五毛食品”多是一些没有安全保障的垃圾食品,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和学校周边环境。学校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尚缺乏长效治理机制,商家与监管部门“打游击”,常年活跃在校园周边。通过媒体关注、舆论监督以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学生健康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媒体监督是一剂“催化剂”,催化问题使其得到及时有效整改。

3“袋装碗”淡出小吃市场

事件回放:

《“袋装碗”何时才能退出餐饮行业?》

刊发时间:2018年9月16日

在陇南的小吃摊点,用餐的碗都会被套上一个塑料袋,对于摊主来说,省时、省力,消费者对“袋装碗”也已习以为常。记者在市区滨河市场了解到,小吃市场上套碗用的塑料袋基本都是批发价1块钱700个的非食品级塑料袋。

为切实整顿小吃市场“袋装碗”现象,武都区食药监局、武都区综合执法局和市场建设管理局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小吃餐饮业禁止使用非食品级塑料袋专项整治。

回访:

武都区食药监局、武都区综合执法局和市场建设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小吃餐饮业全面禁用塑料袋的通知》,全面限制非食品级塑料袋进入小吃市场,但是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认为小吃摊点用餐碗不套用塑料袋不干净、不安全。为了消除消费者的疑虑,记者从《关于小吃餐饮业全面禁用塑料袋的通知》制定的背景、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报道。在记者回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通过媒体权威解读,自己对套碗塑料袋有了正确的认识。塑料袋也在慢慢淡出小吃市场。

点评:

一项规章制度的出台,如若不能被大众理解,很难施行。很多消费者会认为碗套上塑料袋卫生、安全,但却不知道摊主为了利益最大化,套用的塑料袋质量根本达不到食品级别,用这样的塑料袋套碗用餐,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政府部门下发通知旨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如果广大消费者不明就里,则不利于执行,通过媒体解读报道,让消费者明白了“袋装碗”禁止通知的制定缘由,自然也就能“不令而行”。

4引导大众正确看待“封堵”

事件回放:

《封堵市区新市街十字人行道路口缘何引发热议?》

刊发时间:2018年3月18日

市区新市街十字通往兰天广场南北走向的人行道路口被封堵后,路人怨声载道,抱怨出行不方便。也有人说瘫痪的交通终于通畅了。交管部门表示是为了交通畅通;住建部门表示是暂时封闭,正在寻找最佳解决办法;规划部门表示市政建设应该以人为本。

回访:

记者就曾引发热议的这一话题进行了采访,文章见报前,很多人意见偏激,抱怨相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但记者在采访了区交管部门后得知,采取封堵是出于安全和道路畅通的考虑。在记者回访中,不少之前抱怨的人表示,看过媒体报道之后,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太狭隘,只关注自己,没有考虑到其他交通参与方。至此,社会上偏激的声音也少了许多。“封堵”路段交通状况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点评:

这是一篇很好的正面题材的监督报道。

新市街十字是市区交通最为繁忙的地段之一,为了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交管部门采取了封堵措施,如果不是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只听信一家之言,难免会引起舆论的“一边倒”。记者能抓住社会热点,及时、客观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大众对看似不合理的封堵有了正确的认识,正是新闻人应有的新闻敏感和责任担当。

新闻推荐

陇南消防支队:集中开展“元旦”消防安全夜查行动

本报讯(通讯员巩万斌)为切实做好冬季火灾防控和元旦节消防安保工作,12月24日晚,陇南消防支队集中开展夜查行动,派出13个检查组...

陇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8年晚刊盘点监督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