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振表示,中日电影合作前景值得期待,但当前最缺少的是好的剧本。“我们有优秀的电影人,有先进的技术,但最缺的是能让两国人民产生共鸣的、可以触动人心的作品。”柳岛克己则认为,要使日中电影合作落到实处,首先要解决的是合作体制的问题,“合作不是我们各做50%,而是要把握双方之间的平衡,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
电影节期间,一些中日电影人纷纷表示,对中日合拍的未来充满期待。对于日本电影人来说,处于上升期的庞大中国电影市场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机会。
多次参加上海、北京国际电影节,凭借作品《图书馆战争》《犬舍》被中国观众熟知的日本导演佐藤信介说:“我在中国看到很多人用手机在网络上看电影,感到中国的电影市场确实是充满活力。今年5月,日中双方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合作摄制电影的协议,相信今后日中间的电影合作会越来越多,我也很期待和中国团队一起创作。”
长期致力于中日电影交流的日中电影节执行委员会理事长耿忠认为,中日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合作摄制电影的协议无疑给双方的电影从业人员吃了“定心丸”,有了这个政策保障,将会使更多的中日电影人心无旁骛地去从事艺术创作,相信会诞生更多优秀作品。
与此同时,中日两国电影人也清楚地看到两国在电影合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文化差异。日前在东京首映的中日合拍电影《在乎你》备受瞩目,故事讲述了中日两国的跨国情缘和文化冲突。其制片人浮乐莲回顾合拍过程告诉记者,文化差异需要耐心去磨合,各地电影人的工作模式不一样,但只要我们是基于同一个目标,向着一个方向走,差异便不那么重要,也会配合得越来越好。张家振同样认为,解决文化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互相尊重,尊重差异、注重交流。
中日电影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今,蓄势待发的中日电影交流有了更开放的平台和更有力的保障。正如日本著名电影演员栗原小卷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影周闭幕式上所讲的那样:“电影的艺术魅力是伟大的,我们通过电影交流践行了日中永久和平友好的誓言。”
新闻推荐
1真实,大概是《奇遇人生》最吸引我的一点。当初导演赵琦跟主持人阿雅一起合作策划这个节目的时候,想的是做一档游戏式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