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春节马上就要过完。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相信大家也都看得差不多了。
有没有发现,在以喜剧称霸的这个档期,今年的喜剧片整体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只有一部相对好点。
一不小心,人家还拿了春节档总票房前三。
而这部片的导演,还不是科班出身。
嗯,今天就来聊聊他的新片——
飞驰人生
Pegasus
说到票房,上映5天就能收获近9亿的票房,足见韩寒的影响力。
不光影片大卖,口碑方面,它也仅次于春节档口碑大爆的《流浪地球》,成为假期观众最认可电影NO.2。
昨天看完电影,我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
韩寒变了。
如果说,他的前两部电影作品仍能让你感受到其年轻时的狂放不羁,那么到了这一部,你会发现他变“老实”了。
不再笑中带刺用小聪明讲段子,这次的故事,居然讲得很“朴实”。
在新作《飞驰人生》中,你仍旧可以感受到熟悉的寒式戏谑,但相较过往,还是少很多。
对于熟悉他文字的观众而言,这种转变也许比较突然,但也在情理之中。
别忘了,如今的韩寒,早已成家立业。
韩寒和女儿自拍
也许正是这份成熟,让韩寒决定在新片中做出一些改变。
所以,在《飞驰人生》中,大家看到的不再是如前作般类似MV或者轻小说性质的小品,而是有相对完整故事链的,关于一位落魄车手重新找回身份和尊严的故事。
同样,也是韩寒擅长的故事。
是的,除了作家,他还有另一个为人熟知的身份,职业赛车手。
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成功拓宽了华语片有关运动题材的新类型。
赛车电影。
这种电影难就难在,你很难把它拍得好看。
原因在于,题材边缘。
国外类似题材的影片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速度与激情系列。
不光有真人电影,动画对赛车题材的涉猎也有广为人知的作品。
比如在有DIY汽车文化的日本,就推出过《头文字D》、《湾岸 midnight》这类脍炙人口的佳作。
当然,韩寒依靠自己的影响力,能够很轻松带领观众进入并不经常接触的赛车领域。
但一部有卖相的赛车片,除了对驾驶技术的硬核展示外,还得依靠阵容打响名号。
显然,这次的选角,正中观众下怀。
沈腾,今年春节档的劳模,人气和票房号召力都在,自然不用多提。
尹正,喜剧出道的他,实际上是这次演技仅次于沈腾的存在。
黄景瑜,女性粉丝见了他,先别谈演技,一张脸就能让无数刷脸党自动缴械。
加上赵文瑄、易小星、冯绍峰、尹昉的友情客串。
牌面,大大的有。
主创阵容给力,涉及到赛车层面的干货,韩寒同样不马虎。
拍摄上实打实的现场实拍,让人能直观感受到激烈的赛车竞技氛围。
不光展示了真实的赛车场面,《飞驰人生》在一些必要的赛前准备桥段,还会给到很多硬性的术语。
因此,对于”专业性“方面的呈现,影片可以说是把韩寒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优势发挥到了最佳。
加上对一些比赛场面的镜头调度,你都能看到韩寒对于画面的自我见解。
也难怪,他在采访中自信表示,《飞驰人生》是中国目前为止有关越野拉力赛最专业的一部电影。
然而,作为跨界导演,韩寒的电影并不总是那么令人满意。
上述优点,集中体现在影片设计赛车的部分。
之于整体的故事而言,《飞驰人生》仍旧暴露出导演在细节布局方面的不足。
这么说,并不是一味否定这个故事。
至少,影片结尾与全片不甚一致的写实主义风格,瞬间颠覆了影片前期的喜剧调性,就让人看到韩寒编段子之外的追求。
这种令人惋惜的结局,其实让电影在喜剧的外壳下套上了一层悲剧的内涵。
某种程度上,与当年杜琪峰《阿郎的故事》在气质上倒有几分相似。
阿郎的故事
但与后者相比,韩寒明显又不愿意在过年的时候,把影片情绪渲染得太过悲情。
于是,电影中,就出现了一些带有本土风味儿的"笑料”。
比如赛车服过不了安检,必须拖拖裤子,
比如为了证明自己玩儿段子的功夫不减当年,时不时仍会抖抖机灵——
“求赞助”三个字因为拉链损坏,最终只看得到“求赞”。
然而这些“笑料”最终达到的效果却一般。
一来,是因为这些笑点设计得并不那么精致。
二来,这些笑点的动机相当简单粗暴,就是为了让不怎么看电影的观众图一乐。
然而经常看内涵喜剧的人,并不会觉得这些桥段有多巧妙。
相反,有强行挠咯吱窝之嫌。
除了少部分段落尚有成效,很多都挠错了位置。
到头来你会发现,这些段子背后缺少对生活的凝练反思。
大多,都停留在逗乐层面。
缺少现实根基的笑料,自然就很难引发观众共情。
如果看过《蓝色茉莉》,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除了尴尬的笑点制造,与之遥相对应的是影片奇怪的角色反应。
在拉赞助的一场戏中,沈腾和尹正为了讨好暴发户,不得不“卖艺献丑”。
一曲跑调的《大哥大哥你好吗》,在未对腾格尔饰演的角色作任何人物背景交代的情况下,他忽然就哭了……
看到这里,完全不明白腾格尔的角色到底是触景生情,还是背后另有所指。
导演在剪辑的时候,可能都没想清楚背后的逻辑成因。
说到剪辑,格外插一句,《飞驰人生》好几处出现过“虽然你能明白导演想表达啥意思,但死活也不明白为什么节奏会这么跳”的现象。
由于每个人对画面蒙太奇的观感不一样,且标准模糊,这里就不过多展开。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部新片的剪辑,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节点“膈应”你一下。
如果你看不出来,应该感到幸运。
但对于我这种节奏控来说,真的如坐针毡。
回到刚才的话题。
能与角色混乱的行为动机相提并论的,还有影片如纸片般薄弱的配角刻画。
记得刚才我说过,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实际上是很有噱头的。
要实力派有实力派,要流量小生有流量小生,不过遗憾的是,无论是谁,在《飞驰人生》中统统被韩寒一笔带过。
整部电影看下来,更像是张弛(沈腾 饰)的独角戏(只有他刻画相对饱满),其余所有配角(包括尹正的角色),都在不同程度上沦为路人。
赵文瑄的角色完全不需要他亲自参演
举个例子。
还记得之前你们在影院看预告时出现的那个小孩吗?
根据设定,张弛在退役后领养了这个孩子。
照这层关系,两人背后一般会有文章可做,用来套路观众的泪腺。
然而,有关这个小孩进一步的形象刻画,和他与养父的互动描写并不多见。
通览全片,他只是调节气氛的龙套角色,有效的人物塑造趋近于无。
类似情况扎堆出现的后果,是影片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角色,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到头来就只有张弛一个。
而有关这个角色的描写,也多少有些呆板乃至平庸。
毫无疑问,《飞驰人生》是韩寒目前执导过的三部电影中,题材最刁钻的一部。
在这部新片中,你能看到一个与过往不太一样的韩寒。
回归最熟悉的领域,少了如《乘风破浪》和《后会无期》时的心灵鸡汤,多了些历经浮世的感悟。
这些感悟,是一个车手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总结。
所以,《飞驰人生》可以被看作是韩寒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在叙事上,《飞驰人生》的结构更完整,也更成熟了。
但相较之下,段子堆砌、人物符号化甚至扁平化、角色内在动机的混乱、编剧思维跳跃、剪辑节奏时好时坏、摄影风格不统一的现象依然存在。
如果说本片对比赛的刻画,让人见识到韩寒作为车手的灵性和专业一面,那么从如何讲好并拍好故事的层面来说,他仍旧只是个“业余”的新人。
至于他宣称的“世界级制作”当然就无从谈起了。
也因此,《飞驰人生》之于韩寒而言,只及格了一半。
近期热点
新闻推荐
羊先问一句,今天,你坚持化妆护肤了吗。刚刚过去的2018年几乎可以说是延禧年,于妈的《延禧攻略》不断创下收视新高。剧中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