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雄 刘会宁
2014年,全区知识产权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部署要求,以“抓创造、促运用、重保护、强管理”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全民发明创造活动深入开展,实现了发明专利主要指标再突破,进一步加快了全区知识产权事业跨越发展步伐。
亮点 1
砥砺奋进
全区多项发明创造专利指标居全国首位
2014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率位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受理量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二位。全区共申请发明专利2.2234万件,同比增长54.62%;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33件,同比增长49.2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2件,达到1.21件,比上年增长51.96%,超额完成了自治区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区14个设区市全部完成年度绩效考核任务。南宁市、桂林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件,提前完成广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3件目标。广西专利综合实力指数在全国排位比上年提升3位,由第23位升至第20位。
每万人口
发明专利拥有量
达到1.21件
比上年增长
51.96%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率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1933件
同比增长49.27%
发明专利授权增长率
两项指标
位居全国首位
全区共申请
发明专利
2.2234万件
同比增长
54.62%
发明专利受理量增长率
居全国
第二位
亮点
2
服务大局
知识产权对产业支撑作用凸显
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87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41件,分别占全区企业的37%和42%。
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560件,比上年增长11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113件,许可合同金额510多万元。
引进26件区外优秀发明专利并产业化,新增产值8亿元,新增利税5300万元。
其中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进3项人造云母专利技术,试产1000多万元,获得订单8000多万元。5项专利获得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累计新增销售额超100亿元,创利税25亿元,其中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获奖专利“一种三七总皂苷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生产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专利产品,3年累计销售额80多亿元,创利润23亿元。
亮点
3
面向大众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专利代理服务业快速发展,专利代理机构从去年的23家发展到26家,代理全区专利申请1.99万件,比上年增长37.1%,占全区申请总量的68.96%。全区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特派员对口帮扶490家企业,指导申请专利7300多件,帮助447家企业完成发明专利扫零。广西(桂林)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版挂牌、融资600万元,迈出了我区企业场外市场融资第一步。
亮点4
雷厉风行
专利执法保护全面推进
14个市执法能力和水平大幅度提高,各市均开展2次以上专项执法检查,查处假冒专利案件均达到15件以上。建立粤、桂、琼三省(区)专利行政执法协作调度机制和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机制。开展朗姆酒等3个重点项目专利预警分析,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亮点 5
迎头赶上
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
我区2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实现了广西零的突破。
被确认为首批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
156人
广西知识产权局等3个单位和3人分别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广西知识产权局作为先进典型首次在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会议做经验介绍
组织418人参加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106人
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是历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年
全区专利代理资格人员达到330人,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
亮点
6
搭建平台
专利成果有效转化运用
推动专利与金融融合,促进专利转化应用。自治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专利质押贷款试点覆盖面,支持各市、企业扩大专利质押融资规模,推动企业专利运用。2014年,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和百色市开展了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全区19家企业以80件专利出质,获得商业贷款合计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南宁市11家企业获得专利融资共6727万元。
充分利用会展平台,拓展专利转化应用渠道。组织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加第四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第二届上交会、第十六届深圳高交会、第二十一届杨凌农交会,展示我区800多项优秀专利技术成果,签订项目合同4339万元,签订合作意向1.95亿元;推介专利技术113项,广西浦北凯兴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调光及门牌控制系统及物联网监控系统项目等8个项目与购买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涉及金额达500多万元。拍卖成交专利2件。
亮点
7
强中选优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
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全区认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73家,认定贯标服务机构8家。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举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实务培训班,推动32家知识产权企业培育单位开展贯标工作。贵港市、崇左市、来宾市等市加强扶持本地优势特色企业发展。
开展“企业专利特派员”和“发明专利扫零”工作
组织80多名专利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工作,推动447家企业完成发明专利申请扫零工作。钦州市联合桂林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深入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服务;玉林市引进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设立分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亮点 8
以点带面
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强区工程
实施广西知识产权强县强区强企试点示范工程,全区77个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局,占全区县(市、区)总数的70%。
南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桂林市获201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灵川县、柳州市城中区、平果县等6个县(区)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全区总数达到14个。新增建设容县、上思县、宾阳县等8个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区);新增钟山县、宜州市、贵港市港北区等13个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县(区)。
亮点 9
齐头并进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更快速便捷)
●加快广西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
整合全区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为全区提供专利检索、信息分析等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基础服务。
●加快广西(南宁、桂林)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
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与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联合共建广西(南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了专利项目征集和挂牌交易。广西(桂林)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引进专利服务机构,融资、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进一步提升了专利成果交易、转化能力。
●开展我区特色产业专利信息服务
建成蔗糖、木薯产业专题专利数据库,扩充广西千亿元产业专利数据库。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帮扶工作,初步建成我区专利信息利用工作模式。
亮点
10
群策群力
多部门推动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
印发《<广西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意见>2014年度部门工作推进计划》,将年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工作落实到自治区28个部门的职能工作中。有关主管部门认定广西著名商标182件,累计达609件;登记版权作品172件,备案涉外版权登记合同312件;5个产品获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达61个;2个产品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我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总数达6个。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谢彩文)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计划任务已印发,今年建设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5000个、一般村屯绿化5.58万个,各地正把任务落实到村屯、落实到地块。今年...
宾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宾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