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宾阳新闻 > 正文

破除“肠梗塞” 打通“死胡同” ——广西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观察

来源:广西日报 2015-06-12 16:5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吴家跃 本报通讯员 杨 彪

编者按:

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我区工商按照“大道至简”的理念,坚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便利化,不让办证群众“跑断腿”“磨破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许多“暗礁”正逐步被“爆破”,群众创业之路越来越顺畅。我区如何破解部门利益阻挠,成功啃下改革路上的各种“硬骨头”,值得关注。

1  破除办证“肠梗塞”

6月5日,桂林市民蒋先生到工商所办理个体营业执照,仅1个多小时就顺利拿到证照了。

“现在办证速度好神速,可谓是立等可取。”蒋先生拿到崭新的营业执照后,就迫不及待地自拍发微信,在朋友圈里“晒幸福”。

桂林市工商局率先在全区创新工商登记注册方式,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的“一审一核制”调整为“一人审核制”,赢得了满满的点赞。

“这个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取消工商所长的审批权,直接把权力下放到窗口,下放到一线办事人员手中。”桂林市工商局负责人解释,实行一人审核制,就是“把两个人重复干的活,压缩为一个人干”,目的是从内部管理入手,杜绝“公文漫游”现象,提高办证速度。

据了解,改革前的个体工商登记注册审批是“科员受理、所长核准”模式,办证流程颇为复杂,科员只负责收单,然后转交给所长。待所长审批签字后,再拿到窗口发给办证群众。如果遇到所长有什么事情来不及审批,审批材料就会“堆积如山”,群众再急也要“苦逼等待”。

工商人员坦言:过去群众办证难,办证效率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办证窗口成了“收发室”,办证材料总是“走走停停,来回旅行”,办证的效率总是消耗“在路上”,群众确实“伤不起”。

“取消工商所长的审批权,由办事员直接面对群众审批,不但能提高办证速度,还能有效破解‘权力寻租\’的难题。”一位律师认为,在办证中,一些基层干部手中有点权,“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桂林市工商局真心清除办证“肠梗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桂林市工商局负责人介绍,“我们大胆把审批权下放给核准员,也有严格的要求。核准员需要考核,取得授权书方可上岗。同时也制定一系列强硬措施,监督约束核准员高效、廉政为群众办证。核准员有人为过错,要追究法律责任。”

自治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虹表示,“改革,就是勇于打破常规,彻底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一些熟视无睹的人为暗礁清除去掉。唯有如此,群众才能搭乘改革的巨轮,顺利驶向创业的彼岸。”

2  打通办证“死胡同”

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我区各级工商不断清理改革路上的“暗礁”,及时为群众开辟“创业航道”。

“没想到我成为广西第一个享受到工商部门‘全城通办\’服务并拿到营业执照的人,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了,很高效!”桂林市民覃水生拿到营业执照后,也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便利服务赞个不停。

桂林市工商从今年5月起,正式推出企业登记业务“全城通办”服务。这种勇于拆除“篱笆”,打通“死胡同”,主动服务群众的做法,又为我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注入强劲活力。

覃水生家住秀峰区中华路,目前正在筹办一家珠宝销售企业,地址位于七星区骖鸾路。按以往的工商执照办理程序,他必须到七星区工商部门办证。工商部门启动“全城通办”服务后,他享受到了跨城区办证的便利,不再东奔西跑。

据了解,桂林市工商部门率先在全区推出企业登记业务“全城通办”新政策很灵活,创业者可就近自主选择任意一个城区工商局,申请办理注册登记业务,不受管辖区域限制。

“这一新政的推出,意味着创业者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登记注册管辖区域的限制,可满足群众‘就近、便利、高效\’的办事需求。”

桂林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往的办证体制,辖区内的各个工商所、工商分局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有的形成了“死胡同”。这种弊端很多,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同一天空下,政策应相同。只有主动拆除内部不合理的障碍,才能大大推进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目前桂林市工商局已建立起企业登记“全城通办”业务办理平台,明确了接待咨询、办理流程、业务规范、档案交接及岗位职责等制度,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标准办事、一套机制管理和一套流程监管”,形成登记区域无限制,服务区域全覆盖的工商登记“同城办证”新模式。 

3  办证不再“跑断腿”

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不是工商部门一家之事,必须协调各部门步伐一致,才能顺利往前走。我区工商部门主动与各部门沟通,形成了“兵团作战”的套路,极大激发群众创业热情。

6月1日,广西首张“一证一码”证照在宾阳县政务服务中心新鲜出炉。

拿到了自己企业的“一证一码”营业执照,宾阳县泰安农贸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很感慨:“如今的政策真是好,以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要跑5个部门,重复提交材料,来回反复跑很麻烦,现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方便又快捷。”

自治区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把工商营业执照、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证一码”,是我区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据介绍,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企业将按照“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的原则,在县政务中心“工商、质监、税务联办”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并联审批,生成注册号和组织机构代码号后确定证照编号,最后工商质监部门核发“一照一号”营业执照。

一位长期经营代办证照业务的老板感慨地说,实行“一证一码”改革,对于创业者来说,可以省去“跑断腿”的麻烦。这也标志着,以往各个办证部门“各敲各的锣,各吹各的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这位老板经常帮企业“跑腿”办业务,对我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变化,颇有发言权:“改革前,企业要想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业务,就要来回往返于工商、质监、地税、国税、公安等部门,重复提交各种材料,重复奔走于不同部门之间,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根本办不下所有的业务。”

“如今,企业只要到‘一证一码\’联办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并联审验过后,再来领取‘一证一码\’证照,只需跑两趟,两三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办理好企业设立的所有手续。”这位老板如是说。

“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协调推进,把各行政部门拧成一团,就可避免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相互扯皮的局面。”一位业内人士称赞道,广西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人为障碍纷纷被清除,群众创业之路越来越顺畅。

新闻推荐

宾阳:舞活工业经济“龙头” 建设宜居宜业中等城市

蒙焕章蒙鸿翔黄日强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姓富。近年来,宾阳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升级: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0家。今年1至11月,该县规模...

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宾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宝水新容饰古州2015-08-14 16:47
猜你喜欢:
评论:(破除“肠梗塞” 打通“死胡同” ——广西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观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