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蓝锋通讯员劳运荣
无人机垂直升空,呼啸而过,消失在视野里;训练有素的警航突击队员携带高精尖的武器装备,从悬停的直升机机舱两侧高空索降,突袭了一个“制毒窝点”……这紧张刺激的画面并不是电影大片镜头。日前,南宁市公安局运用警用直升机与警用无人机多机型及多警种开展了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空地协同实战综合演练,向群众展示了空地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展现了一支正在腾飞的队伍。
A现场“抓捕”:高空索降精准打击
在演练现场,一伙“制毒嫌疑人”正驾驶银色嫌疑车辆将大批的制毒原料及制毒设备陆续运往市郊某村附近一“制毒窝点”……
获此线索后,指挥员一声令下,高空侦查无人机接到指令立即升空,开展搜寻追踪,成功锁定“嫌疑目标”。指挥部根据无人机绘制的“制毒窝点”三维实景立体图,研判制定了外围封锁,以及高空侦查无人机实施全空域监控、警用直升机突袭的收网抓捕计划。
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警用轻型直升机悬停在“窝点”上方,两名警航突击队员犹如“天降神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飞机机舱两侧飞快跃下,快速索降至“制毒窝点”房顶,占领高点对负隅顽抗的“嫌疑人”实施火力压制。同时,启用一架轻型战术无人机进行近距离侦查、干扰;另一架警用中型直升机迅速运送特警突击队员到达“窝点”附近实施机降,兵分两路成战术队形发起进攻,通过合围作战对“嫌疑人”实施快速、出其不意的打击。
一阵枪林弹雨过后,3名制毒“嫌疑人”被成功抓获。
B空地协同:作战能力大为提升
这次演练既包括警航支队、禁毒支队、特警支队等多个警种参演,又有A109E轻型直升机和AW139中型直升机以及3种不同型号的无人机闪亮登场,集中展现了南宁警方的现代警务科技技术和装备在实战中的配合运用和效果,同时也是对南宁市公安局警务现代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一次检验。
警用无人机作为高科技警用航空装备的代表,是现代警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记者看到参加演练的高空侦查无人机,采用四旋翼加三角固定飞翼的复合气动布局,不需跑道垂直起降,可长航时、远航程,能适应各种复杂作业环境,可搭载不同的摄像镜头,能通过地面站实现远距离图像传输,进行航点轨迹飞行、地图指点飞行、与运动目标同步跟随飞行、对目标绕飞监控等动作,特别适合应用于高空侦查锁定追踪。另外一种是轻型战术无人机,轻小便携,采用手机感应操作,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多用于突击中对室内楼道、拐角等进行近距离战术侦查,避免身体暴露在对方火力范围内,同时对犯罪分子进行干扰。
此外,参加演练的警航支队列装的A109E轻型直升机和代管自治区公安厅AW139中型直升机,都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型。两种机型具有机动灵活,不受地面限制快速运送和投放警力的空中优势,在攻坚作战中实现快速抵达、发动突袭、抢占制高点、完成侧后翼包抄等战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宁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宁公安全面推进警航建设,形成了空地协同的作战局面,大大提升了警方应急处置力量的快速反应、机动部署、空对地打击能力,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疏导交通、禁毒缉私、重大活动安保和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公安队伍的作战能力得到了跃升。
C立体防控:加速警务现代化建设
为更好地适应新型安全需要,南宁警方组织开展这次演练,加速推进警务工作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是警务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此次演练中,南宁公安警航支队通过执行特定任务,形成了强大的空中震慑力。据介绍,该支队2010年成立至今,经历从无到有,逐步建设和发展,共组织飞行1600余小时、4300余架次,多次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区级和市级一系列重大活动安保、反恐和救援演练等飞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维护首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南宁公安警航支队负责人介绍,围绕工作大局,该支队稳步推进警用航空建设发展,有效提升警务实战能力,通过将警用直升机、警用无人机等高科技航空装备,运用到空中巡查、治安管理、刑事案件破获、捣毁制贩毒窝点、城市交通管理、重大交通事故处置、消防安全监控、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当中,成为“七位一体”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在去年5月公安部组织的首届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战法演练中,南宁市公安局代表队一举囊括两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优秀奖,在全国137支参赛代表队中名列前十。在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017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宾阳炮龙节等大型活动安保中,南宁公安的警用航空器作为“空中之眼”,有效配合地面协同作战,为安保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支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静)4月18日上午,2018广西“壮族三月三·魅力青秀”民族风情系列文化活动将在南湖南广场举行,10支参赛舞龙团队将亮相开幕式。青秀区芭蕉香火龙舞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芭蕉...
宾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宾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