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韦薇)即将升上高三的南宁市14中学生陆金萍接过聘书,参加中学生“1+1”(1名大学生+1名中学生)基层培养计划,成为青秀区广园社区团支部书记助理,从7月15日起至8月6日,她将与其他149名大学生、高中生一起在基层担任团干开展挂职锻炼。昨日上午,广西教育学院校园内,由共青团南宁市委、广西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2013年大学生服务‘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暑期行动暨广西教育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这里举行。
来自全区各高校的优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代表及中学生代表300多人参加了仪式。仪式上,广西教育学院的200名大学生出发赶赴马山县,拉开了南宁市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据悉,近期共青团南宁市委联合广西教育学院等各驻邕高校开展了201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暑期行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暑期大、中学生“1+1”基层培养计划,助力“美丽南宁”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社会动员优势,通过组织动员广大在校大中学生通过挂任团干、组队服务等方式,进街道社区、乡镇村屯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广西教育学院院学生会服务团团长、学生会主席何圆圆告诉记者,广西教育学院共有7支团队到马山县7个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配合马山县组织清洁乡村的工作,开展三下乡支教与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我们将到马山的古灵、白龙潭支教,虽然距离县城较远,交通很不便,但我们希望通过以这种方式在暑期实践中获得锻炼。”
据统计,今年暑期,南宁市将有34个高校、16个中职院校、161支团队、3875人,共上万人次深入到南宁市各县区、各乡镇、街道、村屯集中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志愿服务,并重点开展服务“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暑期行动,在基层接受历练,把社会当做“第二课堂”。
新闻推荐
就餐吃出疑似“鸡粪”,患上急性肠胃炎 消费者状告餐馆获赔2000元
关键词维权■本报记者梁静通讯员李立勋周微在餐馆吃饭时,市民或许会有吃到异物的经历。这“异物”可能是一根头发,可能是一只昆虫,或一块塑料片,而吴女士吃到的则是疑似“鸡粪”的异物。对此,她将餐馆...
马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