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红土地上树丰碑

来源:广西日报 2009-10-14 23:32   https://www.yybnet.net/

邓立国

他创办了广西第一个集科、工、农、贸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创了广西科技体制改革和成果转化新模式。

他靠2.5万元起家,创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香蕉组培苗公司,主持选育的香蕉新品种“威廉斯B6”成为全国香蕉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为国家财税增收约20亿元;还攻克了水果、花卉、中草药等10多个品种的组培育苗技术。 

他攻克了世界性难题“野生毛葡萄组培苗”技术;还创造性地让历来只能在桂北种植的罗汉果,在桂南同样能优质高产。

他叫林贵美,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常规育种岗位科学家。

创办全球最大香蕉组培苗公司

由于国情的特殊和旧体制积弊太深,我国科研体制的改革一直是一道难解之题。1992年,广西科研体制改革的破题之作始于林贵美创建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 

这一年,广西农科院生物所植物组培课题组组长林贵美,为了让自己攻克的香蕉组培苗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生产服务,凭着上级2.5万元的课题经费,宣告成立集科研、生产、推广于一体的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这一堪称广西科技体制改革的破茧之作,当即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笑他自不量力异想天开,有人预言他必败无疑。然而,17年过去,林贵美以惊人的毅力和过人的聪明才智,在吃尽了千般苦之后,还世界一个惊喜!

在林贵美领导下,公司先后完成了“年产300万株香蕉组培苗”、“香蕉引种试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在此基础上承担了国家“863”工程的“广西农业种养基础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理决策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共编辑香蕉组培苗大棚育苗部分推理结果、大田栽培技术推理结果、香蕉采收保鲜技术部分推理结果共421个,编写技术资料95500字、收集相关图片200多张……

随着一个个科研难题被攻克,公司终于成功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了农业种苗产业化的瓶颈问题。与此同时,公司凭借其体制的优越性,使各项成果迅速推广,最终促成了广西香蕉生产翻天覆地的变化:种植方式实现了从传统吸芽苗作种源转变为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繁殖的组培苗作种源的根本性变革,全区香蕉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从1992年的13.7万亩、10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110万亩、150万吨,使广西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最大的香蕉产区,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为国家财税增收20亿元。此外,公司的组培香蕉苗还推广到广东、海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2007年还将150万株送到了马来西亚。今天的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香蕉组培苗生产企业。

在林贵美的带领下,公司还先后攻克了毛葡萄、番木瓜、兰花、百合、金线莲、芦荟、番茄等十多个品种的组培育苗技术。至今,该公司的组培苗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株以上,是创始期的100多倍,仅香蕉苗就累计生产了3亿多株。今年8月,法国生物学博士徐涵访问广西时对公司给予了高度评价:能让组培技术支撑起如此庞大的产业,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效益之显著,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17年的艰苦奋斗,广西植物组培苗公司成为了广西科研成果转化载体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范例,被评为“全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广西‘三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8年成为获得南宁高新技术园区建园二十周年“拓荒牛”成就奖的唯一一家涉农科技企业。

攻克毛葡萄组培世界难题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西部山区石漠化严重,生态状况极其恶劣,农民以“刀耕火种”的耕作模式在石头缝中栽种玉米等旱作,不但产值低,而且还使得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林贵美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反复调查研究,他选择了既能给地方政府和当地农民带来财富又有巨大生态效益的野生毛葡萄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开始了新攀登。

野生毛葡萄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早在多年前国内就有人研究过,我区石山地区各级政府也先后投资几百万元,耗费了十几年时间进行攻关,但皆因野生毛葡萄播种苗雌雄株难辨认,后代分离大,扦插苗、嫁接苗不易成活和产量低等技术难关无法攻克而失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林贵美毅然自筹经费200多万元,不辞劳苦亲自带领科技人员跋山涉水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从1994年至2006年,十二年如一日开展了“野生毛葡萄组培研究”、“野生毛葡萄产业化”和“野生毛葡萄组培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示范”等研究工作,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难题,生产出野生毛葡萄组培苗423万株,在广西罗城、都安等地推广种植十几万亩。

毛葡萄组培苗的大面积推广,不但使当地葡萄酒厂原料严重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企业每年为国家新增税收1.2亿元,加上带动上下游行业发展,每年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6.5亿元,而且还开辟了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的新路子。

被称为“中国神果”的罗汉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葫芦科植物,其传统主产区在广西桂北。但因受种苗退化、种植地域限制等因素制约,罗汉果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这一情况引起了林贵美高度关注。2001年起,公司投入近100万元开始自主研究,用三年时间攻克了罗汉果品种选育、组培脱毒苗工厂化培育等系列难题,成功选育出罗汉果新品种“威丰”和“青冠”,并通过了农作物品种登记,现已推广种植近百万株。

艺高人大胆。林贵美还创造性地在桂南地区试种罗汉果组培苗获得成功,亩产16000个以上,各种性状表现良好,从而结束了桂南不能种罗汉果的历史,为我区做大做强罗汉果产业夯实了基础。

心系“三农”情暖万家

在林贵美的带领下,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不但是一个业务精良的专业团队,更是一个心系“三农”,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的优秀团队。这个团队在抓好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的同时,密切关注“三农”动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正常年景,他们经常深入区内外香蕉产区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先后办培训班460多期,培训各级技术人员和蕉农25000人次,使广大蕉农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增收十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33600户、百万元以的3250户、千万元的25户,组培香蕉成为了广大农民名副其实的“发财树”。

一旦大灾发生,根本不需要上级通知,这个团队在林贵美带领下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线指导农民抗灾救灾,无论是1998年冬的严重寒害还是2008年冰雪灾害,他们都及时深入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香蕉主产区,为农民排难解忧,同时及时总结经验,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向广大蕉农进行宣传指导。2008年冰雪灾害期间,公司在第一时间还专门组织了3个抗灾小组分赴国内香蕉主产区进行灾情调查,根据救灾需要,及时安排香蕉组培苗生产,为灾区灾后的生产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物质保障,被各地广大蕉农称之为“香蕉生产的贴心人和保护神”。

30年建功立业,林贵美先后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农牧渔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治区党委政府科技重奖三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并被授予“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拓荒牛”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09年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

新闻推荐

服务“两会一节” 绿城连年放异彩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 南宁昂首阔步向未来

今早,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今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将在民歌广场唱响。一直以来,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两会一节”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红土地上树丰碑)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