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海燕 本报实习生 全 聪 裴晴晴
明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自治区外办主任范晓莉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说,自贸区建成将助推我区与东盟合作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区要深入参与国际多区域合作,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范晓莉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对我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贸区建成将成为我区与东盟合作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我区与东盟各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友好关系全面加强,自贸区的建成必将进一步丰富我区与东盟合作的内涵,拓宽双方的合作空间,推动双方合作向深度、广度迈进。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自贸区建成将加速我区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双向投资,为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做强做大、拓展对外生存空间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同时,货物贸易自由化将给广西农产品以及工业低端产品和产业带来冲击,也可能造成边境贸易优势的弱化。
范晓莉表示,面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全区外事综合归口主管部门,自治区外办将深入推进我区参与国际多区域合作。她建议,一是继续举全区之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使之成为自贸区的重要平台,从而使更多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机制落户南宁,为广西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全区对东盟工作资源的整合,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成立自治区“推进广西与东盟务实合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和落实我区应对自贸区建成的工作方案。三是从战略的高度、发展的需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和互补性,确定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四是全面参与和推动与东盟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自贸区建成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以及跨境经济区的建设。五是按照“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鼓励我区企业“走出去”,全面拓宽与东盟国家企业界的合作。六是加大对自贸区建成政策的梳理,加强对东盟国家的国情和政策研究,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供决策参考,为企业“走出去”服务。
范晓莉说,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我区对外开放合作的总体部署,我区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的务实合作,加强与日、韩的交流与合作,重视与南亚的交流,努力拓展欧美、大洋洲的交流合作,不断完善对外交往布局。全区外事工作要继续坚持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外事为民理念,不断完善外事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大外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外交外事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我区参与国际多区域合作,全面提升外事管理、服务和对外交往合作水平,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做好外事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罗侠)11月2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南宁拜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