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黎明 张 薇 本报记者 周 映
9月3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南宁再次吸引世人的目光。在博览会这个舞台上,广西气象人再次展现了气象服务的风采。
今年“两会一节”会期,与此前九届相比是最早的,9月初的南宁,暴雨、雷电和台风等高影响天气还比较活跃,天气气候背景更为复杂。
为全力服务好博览会,自治区气象局气象服务领导小组提前谋划,全面分析博览会气象服务面临的形势,不断完善服务方案,制作服务流程手册。此外,大力开展全方位的外部合作,主动加强与自治区“两会”指挥中心、南宁市服务“两会一节”组委会办公室沟通联系,了解服务和需求,多口对接、全程跟进服务。
“48小时预计有中到大雨。原因主要是受切变线和季风低压环流影响……”窗外风疾雨大、电闪雷鸣,室内预报员在比对分析,会商声、风声、雨声、雷声汇成了气象台里特有的“交响曲”。
8月30日以来,这样高强度的加密会商在不断强化着,中央气象台、广州区域中心的专家给予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南宁市气象局作为广西市一级气象台站,第一次直接参与到全国天气会商——
安装在会展中心的自动气象站,24小时监测降水、温度、风向、风速等大气象要素,每隔1分钟不间断向气象台传回数据;
8月29日,自主研发的博览会气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开始为组委会及公众提供一周到1小时内天气预报的无缝隙预报,还能对南宁市主城区及场馆天气进行监测预报预警;
气候概况、周报、未来3天天气预报,也一步步提升为逐6小时精细化天气预报、未来3小时天气预报,《南宁市9月3日气候概况》《“两会一节”筹备信息报送表》等服务产品,也紧跟着升级更新,传送至党政领导案头;
制定火箭人工消雨作业方案,以南宁市区为中心,在南北方向共设立4道防线,根据降水天气系统影响的移动方向,适时开展作业。
……
9月3日白天博览会开幕式如期召开,晚上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开唱,当天的天气最后究竟如何?
在广西气象台和南宁市天气会商室里,每一位预报员不断地搜集、观测和分析气象信息和数据,确保不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保证预报结果的精确性。
“9月3日上午开幕式以阵雨为主”、“3日晚民歌节演出时段天气为阴天,演出不会受到不利天气影响”、“3日晚到5日,全市将出现中雨,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的过程,请注意防范”,广西气象台和南宁市气象局对开幕式当天以及整个博览会期间南宁的天气作出了“诊断”。
与此同时,两台应急移动气象台“驻扎”晚会现场,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刘家清亲自指挥,组织与后方的气象台进行网络连线天气会商,不断订正、更新现场天气信息。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建议,自治区“两会”指挥中心、南宁市组委会进一步完善有关方案,调整相关措施,使得开幕式和晚上的民歌节演出得以圆满举行。“十年来气象部门尽心尽力提供服务,为我们的工作安排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自治区“两会”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如此评价。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李耿通讯员/劳运荣)9月6日是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公众开放日,开放日当天,预计有数以万计的市民涌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场馆观展。负责会展中心安检工作的巡警(便衣侦查)支队民警特就安...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