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雨
年底到年初的交会之季,往往是跳槽现象的“高发季”。国内某著名求职网站曾进行一项调查,在跳槽的人群中,初入职场的新人占很大比例,66%的受访者在工作2年之内(包括2年)曾经跳槽。毕业生初入职场,经验不足,可能会有多次跳槽的经历。老员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后,也难免有跳槽寻求更好发展想法。跳槽一定能够跳出好的未来吗?当有选择机会出现时,你是跳出去还是继续等待?你是不是总好奇别人对跳槽是怎么看的?记者采访了几个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他们对跳槽都有不同的看法,不知在里面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在频繁跳槽中寻找最佳位置
蔡小姐年龄:26岁
跳槽经历:毕业两年,跳槽6次
现就职:2013年10月离职,参加2014年研究生考试
小蔡2011年毕业于上海某理工院校,计算机、设计双学士学位。毕业后小蔡首先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工作,但每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并不能达到她对薪资的要求。工作6个月后,小蔡第一次跳槽,进入一家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工作。然而工作不到半年,繁琐的设计工作让小蔡再一次选择跳槽。此后,对设计工作情有独钟的小蔡接二连三换了好几份与设计有关的工作。小蔡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中小型设计公司担任设计总监,每月工资4000多元。工作4个月后,经过再三思量,再一次辞掉工作,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虽然换了许多次工作,我还是没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公司和岗位,有的是薪资太低难以接受,有的是因为工作氛围太过压抑,有的则是因为领导过于苛刻。我想进入一家前景好、有规模的公司工作,研究生学历将让我在工作中更有优势,所以才选择了再一次进入课堂深造。” 小蔡对记者表示。
尚学点评:一般来说,想要在某个岗位有所表现,至少需要2—3年的积累和沉淀,频繁的跳槽使职场人很难对一份工作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在求职中也容易成为HR的扣分项。
小蔡由于总是找不到合“心水”的工作而频繁跳槽,但也要注意跳槽后是否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在等待。工作没有100%的如意,如果因为不好就换、就逃避,只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性和经验的沉淀。相信也有不少像小蔡一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次选择深造的职场人,此时更应该对自己将来职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并根据这一方向来选择深造方向,否则很容易“重蹈覆辙”。
追求稳定不轻易说跳槽
甘甘 年龄:30岁
跳槽经历:参加工作10年,跳槽1次
现任职:南宁乾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文员
甘甘2004年从职校毕业,毕业后通过朋友介绍进入一家房产测绘公司从事文秘工作。由于学历不高,进入岗位后甘甘一直勤勤恳恳,没想过跳槽。直到去年3月份,工作满10年的甘甘才在家里人的建议下开始考虑换工作。
“从2004年参加工作时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到现在每月也只能拿到2000元出头的工资,对于在公司工作了这么多年的老员工来说,难免会有厌烦和疲倦。”甘甘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在2011年5月时出生了,如今孩子准备要上幼儿园,家里的开销变大了,自己也开始考虑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工作了10年,我积累了不少经验,跟初出社会的大学生相比,我也有自己的优势,我觉得此时跳槽的时机也比较成熟。”甘甘表示。如今她已跳槽到另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虽然还是从事文员工作,但每月能够拿到差不多3000元的工资,公司的发展前景也比较好,甘甘对自己的新工作还是挺满意的。
尚学点评:许多职场新人在入职不到1年就开始考虑跳槽,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屈才”,自己的抱负得不到发展。为了追求更好的前景而跳槽无可厚非,但是不要忘记估量自己的实力,跳槽后是否会有更好的发展,稳定的工作是否更适合自己?面对工作,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升迁空间、工作的广度/深度、新的挑战与学习、加班频率、工作环境都是选择的因素。也许有人认为甘甘的跳槽决定做得太晚,但在她看来,也许之前跳槽之后的工作还不如原来的稳定,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时机成熟再“炒”公司鱿鱼
刘先生年龄:27岁
跳槽经历:参加工作3年,跳槽0次
现任职:广西某知名企业市场部
刘先生就职的企业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份“肥差”,福利好,薪水高,发展前景好。刘先生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所在的市场部是公司里一个比较重要的部门,平时工作虽然很忙,可是每完成一件事情,谈成一笔业务都很有成就感。公司的福利、待遇很不错,薪资在同学之中算是比较高的,同事之间也很融洽,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一份工作。”
由于他所在的部门也经常与广告业务挂钩,自己对这一块非常感兴趣,刘先生也因此萌生了“跳槽”的念头:“作为男人,我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最后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我现在也在做准备,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打通人脉,打算准备成熟后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刘先生告诉记者。
尚学点评:据统计,约有50%的跳槽是为了追求高薪。跳槽能让薪资上个台阶固然是好,可是为了增加一两百块月薪跳槽就显得过于草率。有的人在跳槽时只盯住薪资,不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是得不偿失。对于有野心,有想法的人来说,像刘先生这样,先在工作岗位上做积累,攒经验,时机成熟再“炒”公司鱿鱼的曲线发展的方法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新闻推荐
■小记者农静颖大联小学六(2)班冬天悄然降临了,全世界又进行一轮新的抗寒斗争。你是否认为南宁的冬天也同其他城市那般银装素裹?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就错了。南宁的冬天是与众不同的。邕江两岸,垂柳时...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