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女士称,这是她向教育部门投诉后,当事校长发来的短信。这些纸张被贴在廖女士家门口。
今报记者蓝锋 文/图
如果不是上学期的学业考试,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高二学生小韦的“借读”身份就不会暴露出来。半年过去了,因小韦的学籍问题仍未解决,帮助他进该校的廖女士向教育部门反映了其中的金钱交易。但在投诉后,廖称不断遭遇麻烦。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沛鸿中学没有经过该局审批就接收小韦读书,违反了规定,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校校长收了钱。当事校长则表示,要告廖女士诈骗和行贿。
遭遇
“借读生”的学籍不见了
去年,龙女士的儿子小韦中考后,被南宁市四十三中录取。为了让孩子读更好的学校,龙找到朋友廖女士帮忙,让小韦到沛鸿中学“借读”。廖说,通过她的关系,沛鸿中学校长郑应答应了。当年7月19日,她拿着装有5万元现金的信封,来到校长办公室,交给对方作为“借读费”。
去年8月30日,小韦如愿入读沛鸿中学,但没有转学籍。他在沛鸿中学念完3年高中,高考时将回四十三中考试。开学后不久,他还被要求补写了借读申请书,他家长也写了学生借读保证书,保证遵守校规。
今年上学期,问题出现了。廖说,学业水平考试需要学籍才能报名,因小韦无法报名,她才发现学籍的问题。她多次联系该校校长,但问题一直没能解决。10月16日,小韦再一次错过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廖还称,因为是“借读”身份,学校一遇到检查,就要求小韦停课回家自学。
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就拿不到高中毕业证。今年5月30日,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学校原则上不得接收借读学生。另外,借读学生须在学籍注册学校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据一名知情老师介绍,小韦没有学籍是因为他没按照正常程序办理借读:没有在原学校办理保留学籍手续,就直接到沛鸿中学借读,因此被原学校把他的学籍从系统中剔除。
中间人
举报后遭威胁和报复
廖女士说,她是帮朋友办事,没想到却变成这样。今年10月18日,她向南宁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投诉。10月23日,她再次向教育局提交书面材料后,没多久就收到了该校校长的短信,对方称希望双方见面和谈。在11月21日的宴请上,该校长拿到了小韦家长单位出具的办理学籍相关证明,但是学籍仍没有办下来。
廖说,她的不断投诉招致了麻烦。11月28日下午,她在南宁市新民路小福楼门口被一个陌生人拦住,那人给她看了一张纸,纸上有她的照片和身份证号,上面还写着“不要再为难郑老板了,否则下次见面就不是这样了”。随后,她向新城派出所报了警。当晚回到家,她家的门锁被人用胶水堵住,她又报了警。12月1日,她又把这些情况向南宁市教育局反映。
令廖没想到的是,麻烦接踵而至。12月5日,她回家时发现门口被贴了“追捕令”,内容是说她犯了诈骗罪和介绍贿赂罪。她再次报警。廖称,当天下午1时许,郑应带了6人来到她家,双方发展成肢体冲突,后来都被带到派出所,但没有调解成功。当晚,她家的门锁又被胶水封住。
采访中,廖提供了她被扯掉的头发和贴在她家门上的“追捕令”。
教育部门
尚无法认定校长收了钱
12月10日下午,廖女士和丈夫到南宁市教育局询问调查情况,记者随同前往。
南宁市教育局纪委书记韦家甫与廖女士夫妇进行了交谈。据他介绍,他们已找过沛鸿中学的校长,但对方表示没有收到这5万元,这笔钱也没有进入学校的银行账户。目前,没有证据认定当事校长收了钱。韦家甫还称,沛鸿中学没有经过教育局的批准,就让小韦借读,违反了规定,教育部门会进行处理。
“没有收钱,小韦怎么到沛鸿中学借读?”廖女士的丈夫提出疑问,并希望相关部门出具书面调查结果。对此,他们得到的回应是:按照信访条例,3个月之后才能答复。
12月11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沛鸿中学校长郑应,他不愿回应廖女士对他的投诉,称记者可以约上廖和学生家长,当面把问题说清楚。他还称,要告廖诈骗和行贿。记者欲进一步了解时,他称下周才有时间。
12月12日,廖告诉记者,当日郑应给她发了短信,对12月5日上门发生冲突一事表示歉意,并希望在警方的见证下当面致歉。
相关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学校原则上不得接收借读学生。学生(含外省、市、自治区的学生)因父母从事野外或流动性工作、支援边疆、服现役等特殊情况,须到学籍注册学校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学校临时学习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借读申请,经学籍注册学校和借读学校同意,并报主管县(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准予借读。
自治区教育厅《转发关于做好无学籍流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之前已接收的学生,接收学校必须尽快为其建立学籍,不能将学生退回。
追问
小韦的学籍该如何解决?
在这件事中,一个焦点问题是,小韦的学籍问题该如何解决?
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明文规定学校不能收取借读费。现在龙女士和廖女士都承认5万元借读费的存在,按照规定,需要先把这笔钱退给龙女士,才能给小韦补办学籍。
廖称,她给郑应的是现金,确实没有证据证明对方收了钱。但是,她不希望因为这件事影响小韦的高中学习。
眼下,按照教育部门的调查,尚无法认定那5万元钱是郑应收的;而小韦要获得学籍,必须得有人先退回那5万元钱,问题似乎陷入了僵局。
新闻推荐
抗战老兵及群众代表共300多人在昆仑关景区参与公祭。今报记者陈春栩摄今报南宁讯(记者陈春栩)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昆仑关大捷75周年纪念日。当天,广西昆仑关景区管理委员...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