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南宁讯(记者罗暘)5月12日是我国第7个防灾减灾日。近日,自治区地质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对1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80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重点防范。
去年,我区共发生地质灾害330起。从致灾因素上来看,降雨等占到73%,不合理切坡建房、采矿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占27%。造成人员死亡的灾害类型主要是强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区降水量接近正常年份,影响我区的台风、热带低压可能略少。但全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万处,地质灾害易发区(村)5000多个,隐患点威胁着60多万人的生命和89亿元财产安全。
方案预测,今年我区地质灾害仍以滑坡、崩塌和岩溶地面塌陷为主,数量较去年增多,危害程度可能加重。桂东、桂南、桂北等地碎屑岩和花岗岩地区仍然是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多发区;桂西、桂中、桂北石灰岩地区是危岩崩塌和岩溶地面塌陷的易发地区,总体预测2015年全区地质灾害将会呈现点多、范围大、规模小,局部地区可能加重的趋势。
目前,我区已进入汛期。方案强调,我区全年降雨和约80%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都发生在5~9月。因此,这几个月内要特别注意防范大雨引发的地质灾害。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在近期召开的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上强调,工程建设未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用地审查报批就不能通过。
新闻推荐
今报南宁讯(记者苑长军)5月15日下午,在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一便民候车亭,11人在躲雨时遭遇雷击,造成2死9伤,其中4人重伤。当晚,9名伤者全部进入当地医院接受治疗,目前伤情相对稳定。当天下午,百色市右江区...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