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老人的锻炼时段不同年龄段老人的约伴锻炼习惯本版制图:蓝敏
今报记者蒙进煌 实习生曾婷婷 韦美秀 文/图
科学合理的运动,能让老年人锻炼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则可能因此造成身体的伤害。老年人运动健身的实际情况如何?其运动量、运动时间和方式是否科学合理?记者就这些问题展开调查。然而,从调查分析中发现,很多老年人的健身存在与专家建议相左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来听听老人的心声以及各路专家的建议。
看 锻炼时段
年纪越大越爱早上锻炼
●调查数据
八成年过七旬老人爱晨练
老人爱选择晨练还是傍晚、晚上锻炼?除了受工作时间影响的老人,退休后的老年人,其实大多数选择晨练。记者从一项针对老年人的运动健身的调查中发现,相比于退休前的中年人群,老年人更倾向于早上出门锻炼。
该项调查共有74名进行过运动健身的中老年人参与。在“您通常在哪个时间段锻炼”的调查问题中,共设早上、下午(晚上)两个时间段选项。记者发现,60岁以前的中年人,有89%以上都是选择在18时以后进行锻炼,而60-70岁、7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在早上锻炼的各占到37%和83%,选择在18时以后锻炼的,仅为44%和17%。
●老人心声
有的受“醒得早”困扰只好晨练
从调查可以看出,除中年人未退休而无法选择晨练原因以外,退休的老年人中,年纪越高越倾向于早上锻炼身体。
“早上醒得早,睁着眼睛等天亮很难受,还不如出来活动活动。”9月23日早晨,记者在南湖公园与晨练的苏老先生聊天得知,他选择晨练的原因,就是受到“醒得早”的困扰。
而另一位晨练的李先生却说,他不喜欢傍晚或晚上锻炼,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年轻人多,“不好意思和年轻人抢场地”,另一方面则是晚上光线不好,人又多,怕撞到人而受伤。“早上比较清静,把傍晚的场地让给年轻人!”
●专家提醒
傍晚锻炼要比早上锻炼效果好
早上锻炼真的好吗?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晨练有哪些风险?
老人健身,到底是以早上还是下午或晚上为宜?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副主任李杰认为,从运动学上来说,傍晚锻炼要比早上好。早上刚从睡眠中醒过来,人体还处于“静止”状态;而傍晚人们已经活动开,再进行运动锻炼时,除了锻炼效果更好以外,还不容易受伤。
而从环境上看,李杰认为,傍晚或晚上也比清晨要好一些。一方面,清晨太阳升起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氧气少,并不适宜运动;到了下午或晚上,选择广场、公园等无车流、无噪声的地方进行锻炼,这样的环境还是比早上要好。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琦武介绍,在运动时间的选择上,有心血管类疾病的老年人,尤其注意不要晨练。心血管类疾病是老年人的多见病,很多老人多在早上病发,心血管类疾病发病的“魔鬼时间”,是在凌晨5时至上午9时。
据介绍,这个时段人体血压不断上升。这类病人如果选择在“魔鬼时间”里进行运动,则风险大增。比如,易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等意外。王琦武建议,老人尤其是心血管类疾病老人,要避开这个“魔鬼时间”,尽量别早上运动。
看 锻炼习惯
年纪越大越爱单独外出锻炼
●调查数据
年过七旬老人六成爱单独锻炼
老人锻炼,意外情况时有发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受访对象年纪越高,却越倾向于单独外出锻炼。
在记者对74名中老年人的随机调查中发现,50岁以下的中年人,单独锻炼与约伴锻炼的比例是1:4;60岁至70岁的老人中,这个比例为5:5;而70岁以上的老人中,这个比例竟是6:3。
而从另一个问题的分析中,也看得出老年人想要结伴锻炼遇到的难处。60岁以下的中年人,有8%参加锻炼是为了结交朋友;60至70岁的老年人,为结交朋友而锻炼的,仅有6%,另外63%是为了延年益寿;而7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为结交朋友的意愿是0,为延年益寿是75%。他们可结交的朋友越来越少,运动锻炼目的多是活动筋骨,延年益寿。
●老人心声
每个人都有“约伴难”的心酸
今年53岁的叶女士说,因为自己还没退休,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认识的人也多,所以晚上锻炼时,经常都是约伴一起。但是她76岁的婆婆则不然,老人家经常独自“出去走走”,万一出现了什么意外,也不方便求助,这让家人感到很担心。
“很多以前一起锻炼的朋友,有的不想动了,有的又下不了床。”在金花茶公园健身区独自锻炼的72岁老人蒋先生说,他的老伴腿脚不好,子女又不在身边,所以想要活动筋骨时,一般都是独自出发。
有一些老年人坦言,年纪越大越难找伴去锻炼。一方面,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地走了;另一方面,年纪越大,可以活动的也越少,很多人已经没法出门锻炼了。孤独的老人,有时既想多出门活动,又苦于找不到伴,万一有什么意外情况,都没法求助;而又因为与年轻人锻炼方式不一样,这些老人又不喜欢和子女一起出去。
●专家提醒
约个伴,遇到意外情况有帮助
最近,70岁的王先生在南湖公园做完晨练,返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上了路边的灯杆,导致左眼角受伤,鲜血直流。在这件事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老人晨练受伤的新闻:80多岁的刘先生在植物园晨练时,突然没站稳滑了一下,重重地摔倒在地上,久久站不起来。当老人被送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右胯骨骨折。
“体弱的老人外出运动锻炼时,最好约个伴。”南宁市中医院国医堂医师黄炜增说,当然,更为安全妥当的办法,就是不单独去做危险的运动项目,比如独自游泳、登山;其次,最好在子女陪同下到公园锻炼,或是选择人多的运动场所进行锻炼。
黄炜增介绍,现在已是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变化大。运动中,身体在户外受冷热交替的影响,容易诱发各种病症。约伴锻炼时,遇到意外情况的话,还可以彼此帮忙或代为呼救。
看 锻炼时长
年纪越大锻炼时长越长
●调查数据
近四成老年人每次运动超1小时
在公园或是广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在锻炼时,一待就是一个上午。老人们一般会选择锻炼多长时间呢?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专门观察60岁以上老年人的运动量情况。一方面是他们每次运动的时长;另一方面是每个星期运动的次数。然而分析结果发现,很多老年人的运动量,超出了专家所给的建议。
在32名60-70岁的老年人受调查者中,有38%的老年人,每次运动时长超过60分钟;有高达88%的老年人,每周锻炼次数超过4次。而在24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次运动时长超过60分钟的,更是高达67%;每周锻炼4次以上的,也高达92%。
●老人心声
希望通过延长锻炼与病魔做斗争
“买菜、做饭,都有保姆做了。我闲着没事,就经常在公园锻炼个把小时再回去。”在广西中医药大学旁的公园,南宁的65岁老人肖女士说,每天待在家里很寂寞,运动除了延年益寿,还可以打发时间。
在金花茶公园,67岁的老人赵先生说,由于身体病痛多,他希望通过加强锻炼来与病魔做斗争。所以,每当身上的关节痛、风湿疼痛的时候,他反而越加延长晨练的时长,有时在公园里活动达两个小时才回去。
●专家提醒
运动量最好40分钟以内
那么,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长多少为宜?
“老人运动过量或运动方式不对,以致关节磨损的情况并不少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专家刘武教授介绍,关节磨损部位最常见的是膝关节,这给很多中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困扰,比如关节肿痛、走跑困难、蹲下不方便等。
刘武认为,这与老人超负荷运动、做负重锻炼有关。所以他建议老年人,在进行任何项目的运动时,每次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
至于“带病健身”的观点,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副主任李杰认为,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看待。李杰介绍说,从运动医学上说,确实有病中锻炼有利于康复之说,但是也应该根据病情而定。在人体发病期,就要休息调养或就医治疗,不要寄希望于通过运动来对抗病魔;而在康复期,病情缓和以后,则可以通过运动锻炼来加快康复。
新闻推荐
今报武鸣讯(记者王春楠)10月3日中午,南宁市武鸣仙湖镇连才村红星屯村民覃素华在家摆开6桌酒菜,但入席的60多位来宾都是陌生人。原来,这些爱心人士在她最艰难的时候伸出过援手。当天,众人得知覃素华的弟...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