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读《乡愁》 品乡愁

来源:广西日报 2016-08-26 21:24   https://www.yybnet.net/

南宁市金陵中学 黄以轮

读《乡愁》,品乡愁,乡愁撞进心里头…… ——题记

乡愁是永恒的主题。我教过的乡愁诗文不少,如孟郊的《游子吟》,琦君的《春酒》。但每教一次,都会被游子们那沉甸甸的思乡愁绪所感染。其中既浅显易懂又含蓄隽永、令人从精神到灵魂都受到极大震撼的,当推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乡愁》是余老先生1972年创作的。当时距诗人随父母迁台已有23年之久。23年里,故乡的山山水水、亲人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刻不在诗人心中魂牵梦绕,但人为设置的篱籓却让如余先生一样的海外游子连写一封家信倾诉乡愁、买一张船票回故乡嗅嗅乡土气息的权利都没有。而不断蔓延膨胀的乡愁是那么沉那么重,以致小小的身心再也承载不了了!于是,在1972年的那个没有月亮的黑夜,在台北厦门街旧居的小窗前,一个双眼噙泪的游子凝望北方的夜空,一字一顿地写下了《乡愁》。当写到结尾句“大陆在那头”的时候,泪水已如断了线的珍珠。诗人很想把诗读一遍,但纸巾湿了一张又一张,他总停不住哽咽而读不下去。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每当想起故乡,想起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大陆,他夜不成眠泣不成声。那一场人为阻隔,制造了多少亲情悲剧啊!

全诗分为4个诗节,以时间推移为经线,以情感的步步沉重为纬线,将因空间上的阻隔油然而生的4段乡愁,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4个意象来传情达意。小时候,外出求学,母子情深,孩子对母亲的思念,母亲对孩子的牵挂,通过一封封家信进行倾诉。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家书抵万金啊!长大后,为家业而到处奔波,夫妻分离自然是常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日日夜夜牵肠挂肚,一方是深闺幽怨,一方是辗转反侧。“快快坐船回来”“马上乘船回去”,冥冥之中的夜空中这两个呼唤在碰撞,迸溅出的火花比满天繁星更耀眼。第二天,一个女子“独倚望江楼”,一个男人登上归来的客船。久别胜新婚,一张窄窄的船票让两个灵魂融化在一起。但为生活而奔波,聚聚离离自是常事。聚是得福于船票,离是因祸于船票,夫妻间的爱恨情愁都承载在一张窄窄的船票上。

如果说,前面两个时间段的乡愁还有相互倾诉的福气,还有卿卿我我的机会,还有相亲相爱的温暖的话,那后两个时间段的乡愁就只有凄惨、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了。邮票、船票象征的是空间的距离,这样的距离还有可能产生美;坟墓象征的是阴阳两隔,是生死的诀别,其结果一定是终身悔恨;海峡象征的是政治鸿沟,它比王母娘娘划的银河还波涛汹涌毫无人性,连鹊桥也不见半点影子。如果说前面两个时间段的乡愁只是个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愁绪,后两个时间段的乡愁代表的就是所有华人的伤痛和企盼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代那位伤感诗人写《游子吟》时,一定不会想到这“迟迟”会有如此之迟,迟到母亲由黑发到白发,由白发变白骨,也盼不到那个乳名叫“湾湾”的小伢子回来见最后一面。明明知道他就在那边,却等不来他的半点音信,她死不瞑目啊!只好把所有的爱、所有的怨、所有的苦、所有的泪连同那哭瞎的双眼一同带进坟墓里了。坟茔上,一蓬冷绿的杂草,一圈惨淡的白花,一条呜咽的纸标;墓碑前,三根残存的香梗,两只流泪的蜡烛,一堆湿透的纸灰。红透了的枫叶飘落在墓碑下、坟茔上,似乎想把自己残存的红渗进坟里,让母亲枯槁的容颜泛上苍老的红润,以便“湾湾”有朝一日能回来的时候,心里能有红红的暖。

那位叫湾湾的游子其实也很想回去啊!他站在高高的阿里山上,遥望大陆,遥望故乡,遥望母亲。他分明看到了母亲那矮矮的坟墓,看到了那抹冷绿,那圈惨白,那流泪的蜡烛,那屹立的香梗,那拼命向他伸过来的纸标和那滑落的红枫叶。他跪了下来,嚎啕大哭,他捶头擂胸,拿出这些年来他写的一封封家信哽咽的读着……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年来,没有一张邮票愿意帮帮他,如同小时候帮他承载着思念传给母亲那样。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最宽最深的太平洋他可以来去自如,却偏偏没有一张船票愿意助他渡过这窄窄浅浅的海峡,如同年轻时成全他与新娘久别相聚那样。他恨自己无能,恨邮票无情,恨船票无义,恨海峡歹毒。他发誓,一定要填平那个绝情的海峡,让它变得浅浅浅浅的,浅得如故乡田边的那条小溪流——小时候,母亲牵着他的小手,淌过那条小溪流,给地里劳作的父亲送饭,不知走过了多少个来回。他发誓,一定要制伏那个害人的海峡,把它弄得窄窄窄窄的,窄得如同故乡菜地里的那条小沟沟——小时候,父亲在沟上横一块木板,他挎着菜篮跟在母亲后面,如履平地。他发誓,一定要结束一家人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的煎熬日子。

这是《乡愁》的艺术魅力所在,这是《乡愁》的情感力量所在,这是《乡愁》的磅礴气势所在。这股喷涌而出的激流成就了《乡愁》在乡愁诗中无可比拟的地位。

9年前,我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有幸聆听余先生的讲座,近距离感受到余先生的民族情怀。当他饱含深情地朗诵《乡愁》时,全场没有一个不为之动容。这位矍铄的老人,身上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根血脉全烙上了乡愁。他带着乡愁汲汲而来,带着乡愁缓缓而去。多年来,余先生奔走于海峡两岸,永不老去地唱着他的乡愁。因为他知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外华人,只要往上数几代,其祖先有几个不是离开大陆母亲外出闯荡的游子?他们身上流着的是炎黄的血,他们脐带连着的是华夏的根。山蜒万里,一脉相承;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因而他坚信,海峡会有填平的一天——会的!

为什么我夜夜深情凝望?因为对岸有我至亲至爱的亲人…… ——后记

新闻推荐

今年东博会南宁市区不放假

关注·东博会本报南宁讯(记者/姜木兰)8月25日,记者从“两会”指挥中心获悉,鉴于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恰逢周末,经自治区政府同意,今年“两会”期间南宁市区不安排放假。按...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读《乡愁》 品乡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