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当南宁晚报“同写高考作文”的号角吹响,南宁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们便开始踊跃报名。或许,在大人的眼中,孩子们的文笔还很稚嫩,但他们丰富的想象、未经雕琢的修辞、充满童真的观点,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今年,广西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作为还有一大截路要走的小记者们,他们是如何看待高考的?他们又有哪些关于高考的故事?本报就此选登部分孩子的临场作文,一同走进他们的小小世界。
人生拐点
——我看高考
■小记者蓝艺颖 碧翠园学校八(6)班
六月,是多少学子人生的转折,决定着他们是十年磨一剑后的不负此行,还是数个寒暑交替的努力付之东流?
去年6月7日,雨似乎知道高考的来临,给酷热难耐的夏季带来一丝清凉。朋友的姐姐将要上“战场”,她情绪有些紧张,考试的前夜一再醒来。对于她来说,虽然堆积如山的作业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但如今上了考场,心跳如潮水般拍打胸脯,手里的汗让笔频频滑落。回想高强度的学习,父母殷切的期盼,老师不断的叮咛,自己不眠的奋战——这一切让她又慌乱几分。
她强迫自己回归考试,逼着自己认真答题,但都以失败告终。眼前的考题似与她针锋相对,让她节节败退。转眼三天的考试结束,她虽不敢再登上网络,但最终成绩还是出来了。她多年的努力如今不过枕上黄粱,无疾而终。
几日后,姐姐突然约我们一起看高考励志电影《垫底辣妹》,我们十分担心她会触景生情,再引伤心,她却笑称“都已看淡。”可当电影结束时,她却恸哭了起来,泪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她说:“这才是高考。”此后,姐姐又再次开始了她的拼搏。姐姐的决定,让我对高考有了新的理解。一张试卷决定人生成败,虽然不少人埋怨中国式教育,却不知这是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公平。多少人耻笑高考的取才方式,却不知其中的真意。
高考,不过是看个人的抗压的能力,不过是给更多人挑战自我的机会,何来“成败、不公、荣辱”之说。高考失利,有人会一蹶不振,难以看开,有人却知耻而后勇,一考再考,相信“不可能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有人怯之,逃之;有人却另辟蹊径,用更广阔的天地成就自己的鸿鹄之志。人生处处是高考,就业是一场技能的高考,结婚是一场情感的高考,孩子是一场教育的高考,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考个金榜题名,但也要尽己所能。
六月高考之风火热朝天,七月无论是成或败也不虚此行。
点评:本文夹叙夹议,有细节描写,有对比论证,旁观朋友姐姐高考失利的经历,引发自己对高考的思考,得出“尽己所能,无论是成或败也不虚此行”的结论,善于观察反思,写出了人生哲理。
向着明亮远方
——我看高考
■小记者贺泊熙 桂雅路小学四(3)班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40年以来,已有数亿学子参加。高考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点,是12年来的一次总结;高考是人生跑道上一次加速,而不是一次冲刺,我们要向着明亮远方全速奔跑!
为什么要重拾高考?对于学子们而言,这是一场公平竞争,许多考生虽然是两人同桌,可他们宁愿交白卷儿,也不愿抄袭,这是什么?是高考诚信的精神!在这里,对谁都是公平的,大家同赴考场,考验真实的自己!说小小年纪该打好基础,就是这个道理!考初中,需小学的知识;考大学,就会要高中、初中的知识储备来支持!
高考准备来临,在这十几年里,有多少泪水,又有多少欢笑都将注入这张试卷;复习时,看这一摞摞泛黄的试卷,看那原本富有韧性的纸渐渐变得松脆;看那一本本厚厚的练习册上褪色的笔记……
高考时,你是否想起老师如父母般温暖的教导?是否想起那亲切的一张张试卷?那么,要把全部的愤怒、激动和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泪水融合到一起,要激情万丈而又沉着冷静地“对付”这张试卷。
谁都会经历这张试卷的折磨,而人的成长就如同一块正在雕琢的宝石,你努力过了,你就不会反悔,你的刻苦有多少分,你的宝石雕刻得就有几分精彩!
高考代表的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习的开始!
一次高考,代表着的是一个转折、一个开始,多少人的前途就此定下。每个不同的人就有每个不同的感觉:有开心、有后悔、有温暖、有……经高考雕琢过的你,难道不会更加灿烂吗?
高考,不是人生路上的冲刺,而是人生路上的一次加速!
点评:本文是议论文格式,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使用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增添文采,增强文章的气势。作者尝试对事件进行理性思考,小小年纪难能可贵。
2017梦飞扬
——我看高考
■小记者叶之慧 星湖小学五(1)班
又到一年高考,又一拨莘莘学子即将踏上高考的战场。对于学子们来说,考场就如同战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这一刻。可在我眼中,考场更像是停机坪,每年6月,总会有一架架满载梦想的飞机起飞。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形式,更是学子们放飞梦想的天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考的考生,不管来自哪儿,他们都经历了小学、中学、高中的历练,他们都是国家的可塑之才。高考为他们的青春画上了一个逗号,证明他们的青春还未结束,他们的梦才刚刚起飞;高考使他们的青春画上了分号,证明高考只是他们人生中的小结点,他们还需继续奋战,为梦而战;高考为他们的青春还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告诉他们,人生中的一程即将结束,请带着梦继续飞扬吧;高考还为他们画上了……
高考是一趟人生中必经的远行,虽然路上难免会有痛苦,有悲伤,但总会坚强地对自己说:“走下去!”在摔倒的过程中,一次次爬起来,一次次积累经验与教训,不经历风雨又怎会见到绚烂的彩虹?直到背负着梦想到达心中的彼方之时,可以对自己说一句:“不枉此生。”
我虽未经历高考,可是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哥哥姐姐们参加高考,听着长辈们谈高考,心中也跃跃欲试。在上海,高中的学子们可以自选课程,每年要做2次科学实验和60个小时的义务工作,高考增加面试。有句话说得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就是希望学子们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同时,改变“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观点,关注政治新闻,杜绝高分低能的情况。上海推出这项考法也是为了增强学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义务工作中更好地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选拔人才做了贡献。
不管如何,2017年的高考,希望学子们能放飞自己的梦想,为自己这次高考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还在成长,我还需努力。2017年的高考,让我们一起让梦飞扬!
点评:本文属于议论文,小作者对“高考是什么”进行了思考,关注了上海高中学习的新形式,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了解;语言表达恰如其分引用了不少古诗词,体现出语言文字积累,增添文采。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立法调研 南宁电动自行车管理将有法可依
▲南宁某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占用消防通道本报记者宋延康摄▲南宁一家电动自行车修理店打出“改装”的广告■本报记者彭媛媛近年来,南宁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治电动自行车行动,引起各界关注。一方面,各...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