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来源:左江日报 2017-06-13 10:17   https://www.yybnet.net/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已不亚于对物质的需求了。而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多元化的流行音乐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是受到了中学生的喜爱和追捧。作为流行音乐主要消费群体的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

有些中学生表示在无聊时,会选择听音乐。他们还表示听音乐可以放松心情,并且可以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有些中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就仅仅是因为音乐流行而已;而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是因为追求自己的个性。从中不难看出,音乐与中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总的来说,流行音乐让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了,中学生把流行音乐当做潮流,当做个性展示,更当做是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中学生对当代流行音乐的态度

在青睐流行音乐的青年人中,学生占据主流。对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看法有过诸多争论。

在音乐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今的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而且很多是追星族。他们甚至为了表明自己是某个明星的忠实FANS,而去模仿他们的发型、穿着。为什么流行音乐能轻易地将学生吸引住,而现在正统的音乐却被排斥?中学生一天到晚沉迷于音乐是不合时宜的,而且对于流行音乐的了解也并不是中学生价值的体现,作为一个中学生,对自己最好的证明是自身的才能和素质,个性独立、有上进心、在学习上有发展潜力才是对个人价值的体现。对中学生来说,是否了解流行音乐并不影响他们自身的素质和个人的魅力。如果中学生对流行音乐过分追逐,我们所需要的就不再是音乐,而是对生活的反省。如果学生可以正确对待听音乐与学习的关系,相信流行音乐会成为搞好学习的催化剂。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通常我们的教育者看待流行音乐多持否定态度,认为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事实上,流行音乐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正确对待并稍加利用就会成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流行音乐丰富了中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中学生听音乐就是感知音乐的过程。音乐感知分为音乐感觉和音乐知觉。音乐感觉是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对音乐及其相关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音乐感觉使人能够认识到音乐的基本属性,如节奏、音高等。在中学生日常生活的音乐体验中,流行音乐占有很大比重。从与流行音乐的频繁接触中,学生们在感性的直观上获得了对音乐基本属性的认识。比方说,有些学生不太会识谱,也不能正确表述节奏节拍、音高的含义,但是他们却能较准确地唱不少流行歌曲,节奏把握得也不错。有些流行歌曲如摇滚等曲风的歌曲,音高和节奏都有相当大难度,但是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模仿和练习也能够在整体音乐感觉上把握它。

流行音乐为形象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持。欣赏流行音乐是运用形象思维理解音乐的初级阶段,流行音乐可以唤起学生的感性经验,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这些感性经验和思维能力的积累和整合又可以迁移到高雅音乐的欣赏中,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再者,欣赏流行音乐本身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听众会有意或无意地形成音乐要素与音乐形象或音乐内容之间的联结,比如强音让人感觉力量大或距离近,弱音让人感觉无助或遥远;欢快节奏与轻松活泼的情境相关;缓慢的速度与抒情、悲伤、沉思等情境相关联,还有音色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等,这些经验都有助于欣赏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高雅音乐。

流行音乐有助于情绪的调节。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十分情绪化的音乐类型,绝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的,这是流行音乐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共振的根本原因。流行音乐贴近生活,特别是有些校园民谣写的就像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比如《朋友》《相亲相爱》《童年》等等,这些作品使学生感到亲切,与他们的心灵相通,可以释放他们的心情。流行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且朗朗上口,中学生喜欢用唱流行歌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对友谊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有幸福之情的流露,也有伤感的抒情。

流行音乐内容过于简单直白,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中学生正处于各种能力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偏爱流行音乐、忽视其他音乐类型的欣赏,不利于音乐领域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发展。

某些流行音乐作品容易加剧中学生情绪情感的不稳定和极端化。在流行音乐中,也有部分音乐表现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情绪。客观地说,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某些成年人情感的宣泄,但对于情绪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的中学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情感极端化的催化剂。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遭受挫折,同时还面临着家长、老师和班级环境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意志不够坚定,流行音乐就可能造成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和极端化。

流行音乐不利于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近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不少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的歌星梦……中学生追星的原因除了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歌星们幸运地过着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前呼后拥光彩照人、金钱地位名利双收等等。而且这一切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往往是被星探相中然后重金包装就行了。同学们在羡慕的同时也会感叹:“我要能那样多好。”媒体推出了《超级女声》等娱乐栏目,从海选到总决赛,就算没实力参加,看着别人从平民变成公主也有满足感。事实上,每个人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流行音乐带来的这种文化现象容易让人误解成功的真谛。学生们会认为成功更多来自于运气,成功有捷径可寻,不必经历艰苦与漫长的奋斗。中学生正处在为自己将来的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这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极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中学生怎样正确看待当代流行音乐

首先,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流行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古典音乐走到一个新的阶段——流行音乐。19世纪,我国音乐家黎锦晖首先将流行音乐带到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到了今天全面繁荣的时期,与其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语言生动,易于接受。虽然我们不能把流行音乐定为高雅音乐,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很大,成为人们释放或表达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次,多听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其实,有大量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对中学生都能起到教育作用,就拿刘德华唱的那首《中国人》来说吧,这首歌表达了人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和一腔爱国热情,激励中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而奋发图强,刻苦学习。

要正确看待流行音乐,充分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让流行音乐成为中学生“解压”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转型”期,接受能力强,喜欢快节奏,不甘于平淡,在这一时期接触到的音乐必定深刻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对于流行音乐应当保持正常的心态,不过分追逐,也不刻意去拒绝。中学生处在学习阶段,如果过分地追逐流行音乐,必定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看待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问题不能局限于音乐本身,还应该扩展到其文化属性带来的效应。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流行音乐给中学生心理带来的影响,才能对流行音乐的教育价值做出正确判断,并提出正确合理的教育策略。

(作者系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教师)

新闻推荐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审批不出政务服务中心

经开区从三个方面大胆创新,实现行政审批“人、事、权”的高度统一,真正意义上落实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三集中”。一是在职能上明确行政审批局负责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再造审批流程,代管委...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浅谈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