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人物】青秀区望齐村第一书记 石桂明
【点赞事迹】从担任青秀区伶俐镇望齐村第一书记开始,石桂明扎根基层,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主动争取扶持项目。一年来先后为望齐村争取基建资金500多万元,落实基础项目26个,让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今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唯一的贫困村第一书记。
“石书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心里装着我们”
2016年5月,石桂明前往青秀区伶俐镇望齐贫困村接任“第一书记”。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来村里为大家服务!从今天起,望齐是我家,我就是望齐人!”
为了摸清村情民情,石桂明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入户访谈。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649户人家,一周下来,石桂明走遍了望齐村的每一户。石桂明的驻村扶贫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全村贫困户的详细资料、望齐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村民黄大茂说:“石书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心里装着望齐,装着贫困户。”
石桂明认为,望齐村最突出的问题是深处大山,交通不便,14个村民小组分散在山头坡间,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增收难、集体无收入。望齐村就此确定了未来5年的帮扶路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养殖产业,促进旅游业发展。石桂明建立了贫困户和村级扶贫工作台账,并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实时调整。经过三个多月的持续努力,望齐村扶贫工作条理分明、全村状况一览无余,为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10月13日,在青秀区政府扶贫工作会议上,望齐村的做法在城区得到全面推广。
为了发展贫困村产业经济,石桂明先后30多次到企业宣传扶贫政策,向16家企业领导汇报望齐村扶贫工作,反馈贫困户需求。
在石桂明不懈努力下,望齐村引进了伶俐镇澳寒羊养殖场,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全部覆盖所有贫困户,通过贫困户劳动力入股等形式,连续5年每年每户可享受分红3000元。还通过贷款,以每户5万元投资入股镇区旅游景点开发,每户每年分红收益4000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积极发挥社会和后盾单位的力量,捐赠鸡苗10000只,帮助40户贫困户发展家庭经济。
去年春节前3户贫困户养的数百只林下土鸡要出栏,却卖不出去。石桂明马上动员养鸡户把鸡拉到城里市民经常聚集的地方,这位第一书记生平第一次扯开嗓子叫卖——摊点拉起了横幅、写上了石桂明的手机号。一个下午400只鸡全部售出,贫困户说:“孩子的学费有着落了,今年能过个安心年了。”
“石书记是我们村的能人,没有他的帮扶,脱贫不会这么快”
望齐村贫困户日子开始好过了,石桂明却在去年9月病倒了。但石桂明仅在医院住了3天,就申请出院,又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今年春节,水通坡贫困户蒙子燃一家住进了新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亏了石书记,不然我们可能就错过了国家的好政策。”蒙子燃一家7口人,以前住在52平方米的危房里,却因为迷信思想宁肯放弃4.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村屯干部包括石桂明多次登门拜访都没有效果。石桂明与村干部商议,决定从这家人“为子女着想”的思维方式入手,打破“犯冲”的思想误区。数小时的促膝长谈说服了蒙子燃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跟着石桂明去选择新的建房点。
针对部分贫困户自筹盖房资金确有困难等问题,石桂明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支持,解决危房改造的燃眉之急。到了2016年11月初,贫困户新房全部竣工,成为青秀区第一个全面完成危改任务的贫困村。2016年11月20日,伶俐镇望齐村贫困户全部通过脱贫检查验收。“石书记是我们村的能人,没有他的帮扶,脱贫不会那么快。”石桂明的每一份付出,村支书陆子才都看在眼里。
新闻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如何将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众多普通的南宁人给出了丰富的答案。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您身边值得点赞的南宁人。您可以关注《南宁日报》微信公众号,或...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