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李贤)在南宁市良庆区纪委的大数据平台上,各部门、单位干部职工的上网记录、出勤记录、信访数据、行政审批满意度等均在实时监控中。这是南宁市纪委巧用“大数据”平台,监督执纪精、快、准,将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并形成长效化保障的一个缩影。
为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挺纪在前,今年2月,南宁市纪委创新“大数据+监督”的监督执纪方法,运用信息化技术、移动互联网打造集干部职工出勤数据、上网行为数据、办证大厅评价数据、信访数据、网络舆情数据、四种形态、大数据预测分析等监督数据于一体的大数据监督平台。按照“屏上展示、线下响应;部门联合、数据增强”的布局,在线上,利用大数据监督平台进行数据预测研判;线下,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切实提高监督执纪精准度。
据了解,南宁市目前已有80%的县区纪委陆续采用“大数据”信息化监督执纪手段,完成了对惠民资金发放、干部职工出勤、上网行为、办证大厅评价、网络舆情、重大项目督办等数据信息的资源整合,发挥着“大数据+监督”监督执纪的巨大威力。利用大数据系统的数据分析,结合四种形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执纪,对2000多人次进行“咬耳扯袖”,对14名迟到早退情况严重人员进行调查,对在上班期间涉嫌长时间浏览***3名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大数据平台”已成为南宁市各级各部门加强监督、改进作风的新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高位推动、持续深化、形成常态,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让全市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新闻推荐
A股“变脸”放量回调 沪指跌0.73% 券商表示,未大幅上涨的中小板超跌个股或有较大反弹空间
昨日A股回调,全天走出放量振荡向下的走势。今日大盘是否继续走低?科技部、发改委等六部委印发“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开发8~10个原创性新药产品,建立10~15个健康产业专业化园区等,可...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