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去年底,黄荣赤翻修房子,按照镇里的统一规划,建起了三格化粪池式厕所。这种厕所的特点是粪池设有3个格子,由连通管相连,第一格起到截留粪渣、沉淀虫卵和使粪液分层的作用,再经过第二格、第三格的持续贮存发酵,病菌和寄生虫卵基本被杀灭,最终排出的液体可实现无味无害。
红星村坛里坡的村民也是“改厕”的受益者。村民廖文泽去年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家里的厕所进行无害化改造,原来建在屋外几十米远的旱厕改建到了家里,生活更加方便。
“现在上厕所,冬天不冷,夏天不臭,很方便!” 廖文泽说。干净、卫生的厕所不仅改变了廖文泽和家人的生活习惯,也改出了农村健康、环保的新日子。
近年来,南宁市全面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行动,农村的传统旱厕正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建设的无害化厕所。2017年南宁市农村改厕完成改造户数112413户,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本报记者尹海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余锋通讯员昌苗苗如何更准确、更快捷、更安全地检测到气体污染情况,是环境监测人员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2月23日,记者从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获悉,由该站与南宁一家无人机科技公司联合...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