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热辣
本报记者李湘萍
孩子上小学后,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焦虑: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老师对我的孩子会不会关心不够?孩子为什么不能与同学愉快相处……近日,儿童文学作家饶雪莉应接力出版社邀请,带着新书《别让孩子伤在小学》走进南宁书城、漓江书院、广西图书馆等场所,与家长、老师一起畅谈家校沟通的智慧和技巧,聊聊该如何处理“孩子上小学的那些事”。
15年小学一线教师的经历,15年儿童文学写作的功底,饶雪莉以一位家长的角度和视野,以及自己与学生、家长、教师同事在交往、交流、交心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心得,汇集写作了《别让孩子伤在小学》一书。书中“家长与老师如何运用新媒体沟通”“如何提高孩子专注力”“面对校园霸凌,防患胜于补救”“别做家长群里令人讨厌的家长”等主题内容,贴近校园生活、关注家长焦虑,案例鲜活生动、解决技巧实用,既从教育者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又从家长的视角引导更多家长和老师顺利沟通,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站在统一战线。
很多时候,面对自己孩子的问题,家长们总会当局者迷,急切希望得到来自外界的帮助与支持。在交流会上,有一位南宁市的家长对自己孩子过于“沉迷阅读”而感到苦恼:“我们总怕他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别的科目学习,可他居然躲到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更苦恼的是,读了那么多的书也不见作文写得多好。”饶雪莉安慰这位家长道:“你应该为孩子这么爱阅读感到高兴,有多少家长求孩子读书都求不来呢。”同时她还跟家长分析,我们不能从一开始就带着功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阅读。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写好作文,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可以拓宽一个人的视野,提升一个人的内涵,形成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阅读习惯,正确引导他的阅读内容,再多给孩子一点点时间,相信厚积而薄发,阅读会回报孩子相应的美好。
在饶雪莉看来,其实做父母的只要真正放下内心的焦虑,试着轻松对待生活,对待孩子的教育,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烦恼”需要别人帮助。做父母首先要意识到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所以不用要求自己的孩子“完美”,更不必奢求孩子的每个老师都是“完美”的,对自己、对孩子、对老师、对学校合理的期许是“够好”就好。当家长放下对“完美”的执念,许多关于孩子、关于教育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志鹏)昨日,记者从南宁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行车间隔将作出调整:自3月30日起,工作日早高峰时段7:30—9:00、晚高峰时段17:30—19:30行车间隔由5分30秒调整为5分钟,其余时段...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