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载育人时。
近日,市文明办发出倡议,倡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利用网络鞠躬、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重温革命先烈事迹,缅怀感恩先烈,自觉抵制、告别祭祀陋习。
“是你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向你们致敬!”“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立志成才!”民乐路小学、民主路小学五象校区等学校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在网上表达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清明节前,南宁市不少中小学校利用这一契机,在校园内组织主题班会、诗歌朗诵会、团日活动等各种纪念活动;到烈士陵园祭扫先烈,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外出春游踏青,享受春天万物清明的大好时光。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很多学校不再仅仅把清明节作为普通假日,而是利用这一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教育。清明节前,不少中小学加强家庭文明祭祀的宣传教育,引导孩子文明祭奠,杜绝陈规陋习;强化清明期间环境保护教育,提醒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踏青旅游中不在建筑物等上面乱刻乱画,不损害花草树木,严格防火,不乱扔垃圾等;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引导学生在中国文明网等网站上进行祭拜,阅读烈士们的感人事迹,认真撰写体会,向革命先烈鞠躬、献花,并发表祭拜留言,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追思。
以清明节为契机,南宁市一些学校充分挖掘节日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历史、传承文化、缅怀先辈、向往未来,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珍惜现在的生活。清明节活动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了解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和感恩教育的重要契机。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时令节气和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现代人应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陈规陋习,做现代文明人。”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文明祭奠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家长,让孩子成为城市文明祭扫的“小小宣传员”。一些教育领域人士呼吁,要利用清明节开展各种学生喜欢参加并能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纪念活动。“清明祭扫是传统习俗,临近清明,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祭扫活动,能让孩子融入浓浓的家庭教育氛围,缅怀故人,了解家风,感念祖先恩德。”一名教师认为,扫墓、祭奠只是清明节传统节日的内容之一,诵读诗词,收集、了解清明习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很有必要。也有教师认为,清明是春天的节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开展踏青、赏春、放风筝、植树等活动,这些形式和做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喜爱。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传承优良校风和学风,3月27日,南宁市友爱小学开展了“学生相处礼仪”学习主题活动。五(2)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给全体师生表演了校园同学礼仪的情景剧。从到校的见面问...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