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岗墓园俯瞰,秩序井然 本报记者 程勇可 摄
佛子岭公墓,市民在花坛葬前纪念亲人本报记者 赖有光 摄
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故人知本报记者 赖有光 摄
青龙岗长安墓园,市民带着鲜花来扫墓本报记者 宋延康 摄
市民祭扫后佛子岭公墓内仍旧干净整洁本报记者 赖有光 摄
佛子岭公墓为市民提供贴心环保的服务本报记者 赖有光 摄
■本报记者梁楚茜
清明时节,追思先人,教育后人。随着健康环保的低碳生活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文明祭祀之风日益兴盛。
在南宁各大墓园,不少市民以一束鲜花,代替了以往的鞭炮、纸钱等传统祭祀物品。墓园内,少了刺耳噪声,少了烟火缭绕,少了纸屑纷飞,一片风清气朗。
有些人没有时间亲自扫墓,便通过互联网,献上一束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花香淡淡,哀思悠悠。文明祭祀,低碳生活,不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更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敏通讯员唐斐)清明节到来,为进一步发挥好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邕宁区各乡镇、各单位举行各种祭奠革命英烈活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在新江镇徐汉林烈士墓前,来自邕宁区各级领导干...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